[发明专利]基地保水透水结构及其集蓄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3985.6 | 申请日: | 2014-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8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龙萌 |
主分类号: | E02B11/00 | 分类号: | E02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地 透水 结构 及其 蓄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基地保水透水结构及其集蓄水系统,尤指一种可使地表水能快速排水,且有效分担表面径流,并为深层基地补注地下水的基地保水透水结构及其集蓄水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路面普遍皆于土壤等基地上直接铺设混凝土层,或先于基地上先铺设级配土,再铺上混凝土层,由于混凝土不具有透水性,故当下雨时,地表水无法经混凝土层渗透到下方的土壤基地中,只能流往周边排水沟,再导流至大海,如此,不仅会于因为排水沟排水不及或堵塞,致使雨水无法适时排放,而发生积水成灾情况,且地表水无法适时回补至土壤基地中,亦会导致土壤基地内地下水日渐缺少,造成地层下陷,及大地调节气温功能丧失等弊失。
因此,现有对基地保水透水做法,请参阅图10所示,于土壤等基地7上铺设级配土8,再于级配土8上铺设透水铺面9,如此,当下雨时,雨水便能由透水铺面9经级配土8流入基地7中,但是,如此做法,于实际施行后却发现,当地表水由透水铺面9渗入时,地表水会于透水铺面9内四处漫流,虽有部分地表水可流入土壤基地7中,但是,因地表自然入渗率低于降雨量时,大部分地表水往周侧径流到排水沟,对此,仍造成地表水无法完全流入土壤基地7内,造成地表积水及无法有效提供土壤基地7内的地下水补注等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基地保水透水结构及其集蓄水系统,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分担表面径流,使地表水能快速排水,且有效为深层基地补注地下水的基地保水透水结构及其集蓄水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基地保水透水结构,其中,所述基地保水透水结构设有基地,并于所述基地设有多个第一孔洞,又于所述基地上铺设有防土石渗漏层,且使所述防土石渗漏层于对应所述基地的第一孔洞处形成有第二孔洞,又于所述防土石渗漏层上铺设透水铺面。
本发明人提出如下具有基地保水透水结构的集蓄水系统,其主要设有基地,并于所述基地挖设有蓄水槽,且于所述蓄水槽内容放有颗粒状支撑物,又于所述蓄水槽的槽底设有多个注水孔,另使位于所述支撑物上方的基地设有多个第一孔洞,并于所述支撑物上方的基地上铺设有防土石渗漏层,且使所述防土石渗漏层于对应所述基地的第一孔洞处形成有第二孔洞,又于所述防土石渗漏层上铺设透水铺面。
据此,当下雨时,进入透水铺面的地表水可快速往基地埋设的注水管集中导流入下方的蓄水槽,以将地面雨水大量集中至蓄水槽存积,再由蓄水槽底所设注水孔流入深层的基地中,而达到使地表水能快速排水,且有效分担表面径流,并为深层基地补注地下水的效果,另外,当注水管有泥沙淤积时,则可将透水铺面对应注水管的透水砖取离,以使注水管的管口显露,以利注水管的清洗,据此,以更进一步达到便利对本发明的基地保水透水结构进行养护等效益。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解释和说明,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2: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剖视图;
图3: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剖视图;
图4: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剖视图;
图5: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剖视图;
图6:本发明的清洗管内淤沙实施状态图;
图7: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剖视图;
图8: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剖视图;
图9: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剖视图;
图10: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本发明
1 注水管 11 透孔
12 冲击头 121 排土沟槽
2 基地 21 孔洞
22 蓄水槽 23 注水孔
3 防土石渗漏层 31 孔洞
4 透水铺面 41 透水砖
42 透水砖 421 嵌槽
422 凹部 43 透水砖
431 衬部 432 凸部
5 支撑物 6 支撑架
61 镂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龙萌,未经张龙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39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