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材料、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5299.2 | 申请日: | 2014-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仁;陈承义;林祺臻;江显伟;王志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F7/10;C07F9/50;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 材料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式(1)、式(2)或式(3)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X与Y表示碳原子数为1至12的碳链,且X与Y彼此不相同;
R1是由式(4)至式(12)表示的基团组成的族群中选出的任一个:
其中Ar表示芳香族官能基;以及
R2是由式(13)至式(16)表示的基团组成的族群中选出的任一个:
以及
其中n1与n2为0或1,且n1与n2不同时为0,
R3与R4为可与一金属氧化物发生自组装反应的基团,且R3与R4彼此可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R3与R4为SiZ3,其中Z为氢原子、氯原子或乙烷氧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氧化物包括铟锡氧化物。
4.一种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一基板上形成一第一电极层;
在该第一电极层上形成一有机发光材料层,其中该有机发光材料层包括一有机发光材料,该有机发光材料包括式(1)、式(2)或式(3)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X与Y表示碳原子数为1至12的碳链,且X与Y彼此不相同;
R1是由式(4)至式(12)表示的基团组成的族群中选出的任一个:
以及
其中Ar表示芳香族官能基;以及
R2是由式(13)至式(16)表示的基团组成的族群中选出的任一个:
以及
其中n1与n2为0或1,且n1与n2不同时为0,
R3与R4为可与一金属氧化物发生自组装反应的基团,且R3与R4彼此可相同或不同;以及
在该有机发光材料层上形成一第二电极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包括铟锡氧化物。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R3与R4为SiZ3,其中Z为氢原子、氯原子或乙烷氧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金属氧化物包括铟锡氧化物。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电极层上形成该有机发光材料层的方法包括:
制备一有机发光材料溶液,包括该有机发光材料及一溶剂;
进行一涂布处理,使该有机发光材料溶液形成于该第一电极层上,其中该有机发光材料溶液中的该有机发光材料会与该第一电极层进行自组装反应;以及
进行一干燥处理,使该有机发光材料溶液中的该溶剂移除,以形成该有机发光材料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材料中的X与Y表示碳原子数为3至12的碳链,且X与Y彼此不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电极层上形成该有机发光材料层的方法包括:
进行一热蒸镀处理,使该有机发光材料形成于该第一电极层上,其中该有机发光材料会与该第一电极层进行自组装反应。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材料中的X与Y表示碳原子数为1至3的碳链,且X与Y彼此不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29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