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雾化曝气增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5634.9 | 申请日: | 2014-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1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江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2144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处理 雾化 曝气增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雾化曝气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处理和水产人工养殖过程的曝气增氧工艺,是由鼓风、压缩机械运转产生的气流,通过安装在水底微孔曝气管或膜式曝气盘分割成大小不一的气泡,把空气中的氧分子转移到水体中,以增加水体中溶解氧的浓度。但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低,当气泡离开微孔曝气管或膜式曝气盘的气孔时,气泡会立即随水体的浮力上升,影响氧分子的充分转移,也不能形成横向的水流,影响增氧效果;且这两种曝气器具还存在着微孔曝气管易堵塞、膜式曝气盘易破损、鼓风机压缩机运行噪声大、安装复杂造价较高等弊病,阻碍着微孔增氧技术的普遍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氧效果好、结构简单、不易堵塞、制造成本低的用于水处理的雾化曝气增氧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为,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雾化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空心壳体、隔板、喷水管、进气管和进水管;隔板设置在空心壳体中,隔板将空心壳体的内腔分割成上空腔和下空腔;在上空腔的空心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上空腔相通的若干进气管;在下空腔的空心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下空腔相通的若干进水管;若干喷水管设置在空心壳体的上空腔中,喷水管上端伸出到空心壳体外,喷水管下端穿过隔板伸入到下空腔中与下空腔相通,在上空腔中的喷水管的侧壁上设有一进水孔。
为提高喷水管的喷水效果,喷水管下端呈喇叭状。
为提高水气混合液从喷水管中流出效率,还包括出液管,出液管设置在喷水管内,出液管一端与喷水管的进水孔连通,出液管另一端为倾斜口,倾斜口的倾斜面朝向喷水管的上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能使空气和水充分混合,具有增氧效果好、结构简单、不易堵塞和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雾化曝气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空心壳体1、隔板2、喷水管3、进气管4、进水管5和出液管6;隔板2设置在空心壳体1中,隔板2将空心壳体1的内腔分割成上空腔1.1和下空腔1.2;在上空腔1.1的空心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与上空腔1.1相通的两进气管4;在下空腔1.2的空心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与下空腔1.2相通的一进水管;若干喷水管3设置在空心壳体1的上空腔1.1中,喷水管3上端伸出到空心壳体1外,喷水管3下端呈喇叭状穿过隔板2伸入到下空腔1.2中与下空腔1.2相通,在上空腔1.1中的喷水管3的侧壁上设有一进水孔3.1;出液管6设置在喷水管3内,出液管6一端与喷水管3的进水孔3.1连通,出液管6另一端为倾斜口,倾斜口的倾斜面朝向喷水管3的上端。。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将用于水处理的雾化曝气增氧装置的进水管5通过水管与水泵相连,进气管4通过气管与空气相通;将用于水处理的雾化曝气增氧装置放入水池中;上空腔1.1和下空腔1.2充满水;启动水泵后带有压力的水流经下空腔1.2进入喷水管3,采用射流负压的原理,空气进入上空腔1.1中与水混合,混合有空气的水再经出液管6的进水孔3.1进入出液管6,由出液管6的上端喷入到水池中;由于气液混合物体的密度和水体基本相同,就能克服阻力向前形成冲击水体的水流;这样,水和空气在进入水体前氧分子已经和水充分混合,水产养殖池、污水处理曝气池中静止的水体也会随水流转动,起到曝气增氧和搅动增氧的双重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江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江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6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