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HID氙气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45675.8 | 申请日: | 2014-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1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孟繁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61/33 | 分类号: | H01J61/33;H01J61/0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hid 氙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明灯技术,尤其是一种HID氙气灯。
背景技术
HID(High Intensity Discharge)高压气体放电灯,亦称氙气灯,它的工作原理是在(UV-CUT)抗紫外线水晶石英玻璃管内,以氙气(XENON)与碘化物等惰性气体填充,然后经过安定器(也称增压器),将普通民用市电经变频转换瞬间增压至23000V左右的脉冲振荡电能,经过高压振荡激发石英管内的氙气电子游离在两电极之间产生跳电弧光完成点亮过程,接着提供能自适应灯管管压的脉宽周期为2.38毫秒的方波电压维持氙气灯管正常发光。HID高压气体放电灯的色温非常宽,达2700~18000K,还有彩色光的。具有很好的照明和穿透力;光效非常高,输出每瓦达到80流明以上,色温在4300K~6000K的可达到输出每瓦接近100流明或以上,而且使用寿命比传统的卤素灯、白炽灯泡更长。
目前,市场上的氙气灯电极间的距离比较短和电弧管的形状的设置不合理,容易出现阴极损耗和对流紊乱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使得容易发生闪烁现象,使得电弧变得不稳定,缩短灯管的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稳定、运行稳定寿命长的HID氙气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HID氙气灯,包括外泡壳、电弧管、灯头以及与电弧管电极连接的金属支架,所述电弧管包括圆弧部和圆柱部,圆柱部设于圆弧部下方,伸入电弧管的两端电极与连接电弧管的钼片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弧管圆弧部的电极伸入的距离大于1/4圆弧部圆弧半径小于1/2圆弧半径,电弧管圆柱部的电极伸入的距离接近圆柱部圆柱的高。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部电极伸入的距离为1/3圆弧半径,圆柱部电极伸入的距离为圆柱的高。
进一步的,所述圆弧部与圆柱部的连接处设有加强部。
进一步的,所述电弧管为陶瓷电弧管
进一步的,所述电弧管内部涂覆着色剂。
进一步的,所述电弧管内充填有氙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HID氙气灯的电弧管包括圆弧部和圆柱部,圆柱部设于圆弧部下方,使得下方的电极比较长,能有效的延长两电极之间的距离,并且由于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发光运行稳定,减少阴极损耗和对流紊乱,有效减少发生闪烁现象,延长灯管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HID氙气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实施例的氙气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HID氙气灯,包括外泡壳1、电弧管2、灯头11以及与电弧管2电极连接的金属支架7,电弧管2和金属支架7都套装在外泡壳1内部,电弧管2内填充有氙气。电弧管2最好为陶瓷电弧管。
通常氙气灯为了提高亮度,在电弧管2内部添加金属成分的水银。
但,本发明中使用了在电弧管内部完全没有添加水银的无水银陶瓷放电管,由此可提供更加环保的氙气灯。
电弧管2包括圆弧部3和圆柱部4,圆柱部4设于圆弧部3下方,圆弧部3最好为球形,下端与圆柱体连接,连接处设有加强片4,增加连接处的强度。伸入电弧管2的两端电极与连接电弧管2的钼片6连接。电弧管圆弧部3的电极21伸入的距离大于1/4圆弧部3圆弧半径小于1/2圆弧半径,最佳距离为1/3圆弧半径,电弧管圆柱部4的电极22伸入的距离接近圆柱部4圆柱的高,最佳距离为和圆柱部4的圆柱体的高相等。
电弧管2内部涂覆着色剂,可以根据放射所需而涂覆色彩。
电弧管2的形状设置成这样能够比玻璃管氙气灯显着延长(5倍以上)寿命,同时具有可适用于高容量氙气灯的特点。
与钼片6相连的金属导电杆套装有绝缘套10,金属导电杆延伸至灯头11内与灯头内的钼片8连接,钼片8的另一端与导电线9连接并延伸至灯头11的外部。
通过上述设计,我们可以达到绝缘效果,引起火灾等安全隐患,具有较好的安全控制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6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