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小孔节流功能的微型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5753.4 | 申请日: | 2014-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9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宇飞;周小平;杨宇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微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8F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小孔 节流 功能 微型 换热器 | ||
1.一种带有节流功能的微型换热器,用于制冷剂和第二种流体之间的换热,以及制冷剂的节流,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换热器是由以下5种薄板或箔片,按一定顺序叠层后,通过真空扩散焊接而形成的实体:
1片接口板片A;
1片制冷剂节流板片B;
1片或多片流体换热板片C;
1片或多片制冷剂换热板片D;
1片盲板片E ;
在接口板片A、制冷剂节流板片B、流体换热板片C、制冷剂换热板片D上有经过光化学蚀刻形成的流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口板片A上蚀刻有供制冷剂流入或流出的全蚀刻孔A1和全蚀刻孔A2,以及供流体流入或流出的全蚀刻孔A3和全蚀刻孔A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剂节流板片B上蚀刻有:
供制冷剂在各板片间连通的全蚀刻孔B1;
供制冷剂节流用的节流小孔B2;
供流体在各板片间连通的全蚀刻孔B3;
供流体在各板片间连通的全蚀刻孔B4;
节流小孔B2是采用蚀刻方法或机械加工方法形成的圆孔或正多边形孔,其深度贯穿整个板片,其直径由实验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流体换热板片C上蚀刻有:
供流体流入或流出的全蚀刻孔C3;
作为流体换热壁面的半蚀刻区C5;
供流体流入或流出的全蚀刻孔C4;
供制冷剂在各板片间连通的全蚀刻孔C1;
供制冷剂在各板片间连通的全蚀刻孔C2;
全蚀刻孔C3、半蚀刻区C5和全蚀刻孔C4互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制冷剂换热板片D上蚀刻有:
供制冷剂流入或流出的全蚀刻孔D1;
作为制冷剂换热壁面的半蚀刻区D5;
供制冷剂流入或流出的全蚀刻孔D2;
供流体在各板片间连通的全蚀刻孔D3;
供流体在各板片间连通的全蚀刻孔D4;
全蚀刻孔D1、半蚀刻区D5和全蚀刻孔D2互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板片E上没有蚀刻区,其是一块光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构成微型换热器的5种板片的叠层顺序和位置关系是:
1片接口板片A位于所述微型换热器的最前面;
1片制冷剂节流板片B位于接口板片A的后面;
流体换热板片C和制冷剂换热板片D两片为一组,重复排列在节流板片B的后面,其重复次数不限;
1片盲板片E分别位于所述微型换热器的最后面;
接口板片A和制冷剂节流板片B的中间可插入1片或多片流体换热板片C;
各板片的半蚀刻区均朝向同一方向;
接口板片A和盲板片E的位置可交换;
各板片上的全蚀刻孔的位置对齐,即A1、B1、C1和D1对齐,A2、B2、C2和D2对齐,A3、B3、C3和D3对齐,A4、B4、C4和D4对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微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微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7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储存装置以及其循环缓冲器的存取方法
- 下一篇: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