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画半圆弧机器人沿直径发球电动机械训练器材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5756.8 | 申请日: | 2014-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2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郭荣娟;司锐;李学锋;罗培秀;王丽娜;王燕;王枫;冯莉;曹玉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玉升 |
主分类号: | A63B69/40 | 分类号: | A63B6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圆 机器人 直径 发球 电动 机械 训练 器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球类训练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毽球发球训练器材。
背景技术
目前毽球发球训练时还是靠陪练员来实现的,这样陪练员工作强度大、效率低且陪练员不具备长时间供球的能力,当失去陪练员时,训练员就不能获取传来球的训练效果,直接影响技能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画半圆弧机器人沿直径发球电动机械训练器材,它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模拟陪练员发球动作,替代陪练员陪练,彻底将陪练员从大强度工作岗位上替换下来,又能提高训练效果,实用性强。
实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器材由画弧车、支架及发球器组成,支架下端与画弧车连接,支架上端与发球器连接。
为了将毽球自动发给训练员,发球器由发球筒和气体击发筒组成,气体击发筒一端与由发球筒承插连接,气体击发筒另一端连接着高压气管,发球筒上有盛球器;为了将毽球顺利且有节奏地发给训练员,支架由立杆、转动杆和传动杆三个部分组成,转动杆经轴与立杆连接,传动杆经滑动轴与转动杆连接且经导向筒与立杆连接。
为了提高训练员的接球技能,适应多个方向踢来的毽球、既能接又能规范地踢到对方场地内,设计的画弧车由滚轮、车轴、车架、偏心轮、变频电动机及半径杆组成,滚轮以车轴为轴,车架与车轴连接,半径杆一端与画弧车连接、另一端经轴、套管与立桩连接,偏心轮经轴与车架连接,偏心轮经链条、齿轮与滚轮连接,变频电动机连接在车架上并经链条、齿轮与滚轮连接。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单、能模拟陪练员的发球动作,替代陪练员发球,将陪练员从大强度的工作岗位上替换下来,大大提高训练效率,还能提高训练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侧视图;
附图3是附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如附图1、2、3所示,该器材由画弧车1、支架2及发球器3组成,支架2下端与画弧车1连接,支架2上端发球器3连接,为了将毽球自动发给训练员,发球器3由发球筒31和气体击发筒32组成,气体击发筒32一端与发球筒31承插连接、另一端连接着高压气管33,发球筒31上有盛球器34;为了将毽球有节奏且顺利地发给训练员,支架2由立杆21、转动杆22和传动杆23组成,转动杆22经轴221与立杆21上的牛腿211连接,转动杆22上端经推拉轴222与气体击发筒32连接,转动杆22下端经滑动轴223与传动杆23上端连接,传动杆23经导向筒24与立杆21连接,传动杆23经拉簧25与导向筒24连接,立杆21上端经轴27与发球器3连接,立杆21下段上有气阀控制开关26;为了提高训练员的接球技能,适应多个方向踢来的毽球、既能接又能规范地将毽球踢到对方场地内,画弧车1由滚轮11、车轴12、车架13、偏心轮14、变频电动机15及半径杆19组成,滚轮11为长齿滚轮,滚轮11以车轴12为轴,半径杆19一端与画弧1连接、另一端经轴16、套管17与立桩18连接,车架13与车轴12连接,偏心轮14经轴141与车架13连接,偏心轮14经链条142、齿轮143与滚轮11连接,偏心轮14与传动杆23下端滑动接触,变频电动机15连接在车架13上并经链条151、齿轮与滚轮11连接。
本发明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在毽球网一侧场地内选择一点放置立桩18,将半径杆19一端的套管17套在立桩18上,再将毽球放到盛球器34内,启动变频电动机15带动滚轮11滚动,画弧车1以半径杆19为半径,以立桩18为圆心,在训练场地内移动,此时滚轮11经齿轮143、链条142带动偏心轮14转动,偏心轮14推动传动杆23向上移动,拉簧25能使传动杆23向下移动,传动杆23推动转动杆22转动,假设转动杆22下端沿逆时针转动,而转动杆22另一端将气体击发筒32从发球筒31内拉出,盛球器34内的毽球有一个落到发球筒31内,当偏心轮14转动到使传动杆23下降时,转动杆22下端沿顺时针转动,在此过程中转动杆22的上端将气体击发筒32推入发球筒31内,落入发球筒31内的毽球被推到发球筒31的前筒,与此同时,转动杆22的下段触碰到气阀开关26被打开,使高压气体经高压气管33进入气体击发筒32,从而击发毽球,当偏心轮14连续转动时,发球器3可连续发球;当画弧车1从一侧移动到另一侧时,在行程开关的控制下可自动沿原来的弧线返回,可如此反复,在此过程中,每次发球在水平方向上的角度再改变;又因滚轮11为长齿滚轮,在竖直方向上的发球角度也在改变,所以能更好提升训练员接发球技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玉升,未经曹玉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7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列康功能饮料
- 下一篇:使用延迟器件的电子笔、触摸输入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