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45769.5 | 申请日: | 2014-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58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7 |
发明(设计)人: | 庄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供发热元件使用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当发光二极管发出高亮度的光线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倘若热能无法逸散而不断地堆积在发光二极管内,发光二极管的温度会持续地上升。如此一来,发光二极管可能会因为过热而导致亮度衰减及使用寿命缩短,严重者甚至造成永久性的损坏。为了预防发光二极管过热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失效,发光二极管必须配置散热块,来降低发热源的工作温度,进而让发光二极管可正常运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其包括封装载板、多个散热鳍片、雾化器以及驱动单元。封装载板具有彼此相对的承载表面以及配置表面。配置表面区分为第一区以及环绕第一区的第二区。这些散热鳍片配置于封装载板上且位于配置表面的第二区。这些散热鳍片与封装载板定义出容纳空间。这些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封装载板的延伸方向。雾化器配置于这些散热鳍片上且位于容纳空间中。雾化器包括雾化单元、液体容纳槽以及连通液体容纳槽的流体通道。液体容纳槽、这些散热鳍片以及封装载板定义出流体腔室。雾化单元连通液体容纳槽,且工作流体存放与液体容纳槽中。驱动单元电连接雾化器,以将工作流体驱往雾化单元而雾化成雾化微液。雾化微液流动于流体腔室中,并经由流体通道回到液体容纳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配置表面的第一区具有凹凸表面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散热鳍片包括多个第一散热鳍片以及多个第二散热鳍片。这些第一散热鳍片环绕第一区的周围,而这些第二散热鳍片环绕这些第一散热鳍片,且这些第一散热鳍片与封装载板定义出容纳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散热鳍片更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以及多个第二连接部。这些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这些第一散热鳍片与这些第二散热鳍片之间。这些第二连接部连接于这些第二散热鳍片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散热装置更包括多个固定元件,配置于这些第一散热鳍片与雾化器之间,以将雾化器固定于这些第一散热鳍片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散热鳍片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而雾化器位于封装载板的一侧,且雾化微液是由左侧往右侧喷出或右侧往左侧喷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液体容纳槽具有液体入口以及液体出口。液体入口与液体出口彼此相对且位于容纳空间之外。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雾化器更包括回收容纳槽,连接液体容纳槽且具有液体入口、液体出口、回收入口及回收出口。回收入口连通流体通道,而回收出口连通液体容纳槽,且液体入口相对于液体出口较邻近回收出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雾化器位于封装载板的下方,且雾化微液是由下方往上方喷出。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雾化器位于封装载板的上方,且雾化微液是由上方往下方喷出。
基于上述,由于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具有散热鳍片以及雾化器,因此可以通过散热鳍片进行被动式散热以及透过雾化器所形成的雾化液滴来进行主动式散热。故,后续将发热元件(如发光二极管芯片、功率放大器或电源集成电路(Power IC))配置于封装载板的承载表面上时,本发明的散热装置可有效地降低发热元件的工作温度,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散热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a、100b、100c、100d:散热装置
110:封装载板
112:承载表面
114:配置表面
114a:第一区
114b:第二区
115:凹凸表面结构
120:散热鳍片
122:第一散热鳍片
124:第二散热鳍片
124a、124b:第二子散热鳍片
125:侧表面
126:第一连接部
128:第二连接部
130a、130b、130c:雾化器
132a、132b、132c:雾化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旭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57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