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并网光伏发电站的功率控制系统及其遥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6011.3 | 申请日: | 2014-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2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查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18;H02S40/3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并网 发电站 功率 控制系统 及其 遥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输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并网光伏发电站的功率控制系统及其遥控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对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积极支持光伏发电加快发展,截止2012年底国内光伏装机容量已达5GW。但目前技术水平,光伏发电站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均不具有良好的调整能力,10MWp以上的大中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及经济运行调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和全新的挑战,光伏发电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给电网电能质量的控制提出了新的课题。实时、精确的光伏发电站功率因数控制、无功调相运行也是现代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
目前国内大功率并网光伏电站运行时间未有超过5年,运行管理积累经验不多。光伏和风电普遍被视为劣质电源——不可靠:受天气影响大;不可调,具有反负荷特性。此类电源在电网中占的比例过大,电网将不得不保留较大的旋转备用容量,影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此类问题国外亦未见有成功解决的报道。将劣质电源通过技术进步逐步改造为电网友好型的优质电源是我们电业人的追求理想和努力方向。
在国内外,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工业控制技术的的发展,逆变器的调制方式和控制策略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通过远方遥调的控制器将可以快速响应的调节逆变器功率因数或无功出力,实现大功率电力电子装置的四象限运行,进而实现良好的电网电能质量的控制。目前国内主要电力自动化装置厂家对光伏发电站的无功功率控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无功补偿装置(SVC或SVG)。无功补偿装置的价格较昂贵,动辄上百万元,大大增加了光伏发电站的投资成本,占有更多的社会资源,且运行损耗较大,导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配置无功补偿装置就能补偿光伏发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无功损耗,并维持电网平衡的并网光伏发电站的功率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并网光伏发电站的功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通讯管理机、终端盒、枢纽终端盒、管理机和后台;所述的逆变器的输出端与通讯管理机连接,所述的通讯管理机与终端盒连接,所述的终端盒与枢纽终端盒连接,枢纽终端盒的输出端与管理机连接,管理机与后台连接。
所述的枢纽终端盒与1个以上的终端盒进行连接,每一个终端盒分别与一个通讯管理机进行连接。
所述的枢纽终端盒与管理机之间还连接有B光纤收发器,B光纤收发器再通过第二枢纽终端盒与管理机进行连接。
所述的终端盒与通讯管理机之间,以及枢纽终端盒与B收发器之间通过A光纤收发器进行连接。
所述的A光纤收发器连接时连接一个光口,一个网口,光口皆有两个尾纤。
所述的B光纤收发器连接时连接一个光口,一个以上的网口,每个光口接两根尾纤。
所述的并网光伏发电站的功率控制系统的遥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1)、通过逆变器与光伏发电单元连接,将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并通过变压器输送到母线;
(2)、所述的通讯管理机通过规约转换,将逆变器所发的信号通过通讯管理机将逆变器规约转换成后台可以识别的规约,并通过终端盒和枢纽终端盒传送给管理机后在后台显示;
(3)、后台检测母线并网点的光伏电站的实时无功Qs、实时功率因数COSφ和实时电压Us;
(4)、后台通过母线并网点的光伏电站的实时无功Qs、实时功率因数COSφs或者实时电压Us来判断是否对逆变器所发的无功值进行调节,以补充母线的无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振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60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