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猩红热的中药汤剂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6135.1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飞;郭小丽;孙孝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飞飞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4 | 分类号: | A61K36/8984;A61P31/04;A61P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猩红热 中药 汤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猩红热的中药汤剂。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猩红热是A组B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为病人和带菌者。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咽峡炎患者,排菌量大且不易被重视,是重要的传染源。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创伤处或产妇产道而引起“外科型猩红热”或“产科型猩红热”。全年均可发病,但冬春季多,夏秋季少,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儿童最为多见。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皮疹消退后明显脱屑。少数患者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损害。临床一般分为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和外科型四种。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达(10~20)×109/L,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严重患者可出现中毒颗粒,出疹后嗜酸粒细胞增多占5%~10%。尿液如果发生肾脏变态反应并发症,则可出现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临床治疗急性期主要是卧床休息,进行呼吸道隔离及抗生素药物应用。大量应用抗生素尤其对儿童,易产生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发生变态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治疗猩红热的中药汤剂,成本低,治疗猩红热疗效高,无过敏、毒性反应,无副作用,且可防止发生变态反应,具有清热解毒透痧,辛凉泻热滋阴,益气养血生津,镇惊熄风润喉等功效,对猩红热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均有效。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猩红热的中药汤剂,其特征是原料药组成以重量百分比计为:牛蒡子7~10%、柴胡4~7%、锦灯笼4~6%、石斛4~7%、黄芩5~8%、玉竹4~6%、射干3~6%、栀子4~6%、丹皮2~3%、生地3~5%、浮萍4~7%、火麻仁6~9%、麦冬5~8%、夏枯草4~6%、连翘7~9%、玄参5~7%、金银花2~5%,将上述原料药用水浸泡,煎熬后去渣得滤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治疗猩红热疗效高,无过敏、毒性反应,无副作用,且可防止发生变态反应,具有清热解毒透痧,辛凉泻热滋阴,益气养血生津,镇惊熄风润喉等功效,对猩红热普通型、脓毒型、中毒型、外科型均有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采用牛蒡子、柴胡、锦灯笼、石斛、黄芩、玉竹、射干、栀子、丹皮、生地、浮萍、火麻仁、麦冬、夏枯草、连翘、玄参、金银花为原料药制备而成。其组分(重量%)每付为牛蒡子9.4、柴胡6.1、锦灯笼5.6、石斛6.1、黄芩7.5、玉竹5.8、射干4.1、栀子4.9、丹皮2.1、生地4.5、浮萍6.2、火麻仁7.9、麦冬6.8、夏枯草5.3、连翘8.2、玄参6.2、金银花3.3。取上述17味中草药总重量173克,在室温下将17味中草药加水至1100~1200ml,浸泡3~4小时,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60~70分钟,去渣得滤液300ml左右药汁,药渣再加水300~400ml,煎熬30~40分钟,去渣得滤液100ml,共得400ml左右药汁,即制得本发明汤剂,装入无菌玻璃瓶内,密封瓶盖备用。每日1剂分3次口服,每次空腹服80ml。余160ml药汁放入保温瓶中,用时先加温,先用热气熏洗患部皮肤,待药液降温后再以消毒棉签蘸药汁涂擦患部皮肤。如果是外伤型,可用棉签蘸取药汁从伤口处涂擦,每日二次,每次20~30分钟。一般应用1周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飞飞,未经王飞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61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