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巴喹普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6400.6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德勇;蒋贻海;孙亚磊;侯青青;贺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01/06 | 分类号: | C07D401/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杜文娟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巴喹普林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兽用抗菌增效剂领域,涉及一种巴喹普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磺胺类药物是全球兽药行业使用量最大的药物,为提高抗菌活性和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必须与抗菌增效剂配伍使用,因而抗菌增效剂应用广泛,也具有庞大的需求量。
甲氧苄胺嘧啶是常用的抗菌增效剂,其缺点是半衰期短,代谢消除速度快,与磺胺二甲嘧啶、磺胺二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等半衰期较长的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只能起到短时间的协同作用,影响了临床药效。
Wellcome Foundation公司将甲氧苄胺嘧啶的5位取代苯基改造为取代喹啉基,得到了5-[8-(二甲氨基-7-甲基-5-喹啉基]甲基-2,4-二氨基嘧啶,即巴喹普林(Baquiloprim),具有与甲氧苄胺嘧啶相似的广谱抗菌活性,而消除半衰期则大大延长,能够克服甲氧苄胺嘧啶的协同性缺点。Pitman-Moore公司将巴喹普林与磺胺二甲嘧啶以1:5的比例制成了复方制剂Zaquilan,于1991年在英国上市,主要用于猪、牛等大型家畜的炎症治疗。随后在比利时、爱尔兰、新西兰、丹麦、美国等多个国家上市,巴喹普林与其它磺胺类药物的复方制剂也陆续上市,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巴喹普林在国内尚无厂家申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巴喹普林的制备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廉价的合成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巴喹普林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采用Skraup反应,将间甲苯胺与甘油缩合,制得7-甲基喹啉(中间体Ⅰ);
b、7-甲基喹啉(中间体Ⅰ)与浓硝酸、浓硫酸硝化,制得8-硝基-7-甲基喹啉(中间体Ⅱ);
c、8-硝基-7-甲基喹啉(中间体Ⅱ)在雷尼镍催化下加氢还原硝基,制得8-氨基-7-甲基喹啉(中间体Ⅲ);
d、采用Mannich反应,以尿嘧啶为原料,与二甲胺、甲醛缩合,制得5-二甲胺甲基尿嘧啶盐酸盐(中间体IV);
e、8-氨基-7-甲基喹啉(中间体Ⅲ)和5-二甲胺甲基尿嘧啶盐酸盐(中间体IV)在乙二醇中加热缩合,制得5-(8-氨基-7-甲基喹啉-5-基)尿嘧啶(中间体V);
f、采用Eschweiler-Clarke反应,5-(8-氨基-7-甲基喹啉-5-基)尿嘧啶(中间体V)与甲醛发生甲基化,制得5-(8-二甲氨基-7-甲基喹啉-5-基)尿嘧啶(中间体Ⅵ);
g、5-(8-二甲氨基-7-甲基喹啉-5-基)尿嘧啶(中间体Ⅵ)与三氯氧磷发生氯代,制得2,4-二氯-5-((8-二甲氨基-7-甲基喹啉-5-基)甲基)嘧啶(中间体Ⅶ);
h、2,4-二氯-5-((8-二甲氨基-7-甲基喹啉-5-基)甲基)嘧啶(中间体Ⅶ)与苄胺进行取代,再经酸水解,制得巴喹普林。
如上所述巴喹普林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向甘油中加入间甲苯胺、碘单质、浓硫酸,140℃回流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即得7-甲基喹啉(中间体Ⅰ);所述甘油、间甲苯胺、碘单质与浓硫酸的摩尔比为4.0:1.0:0.05:4.0;
(2)将步骤(1)所得7-甲基喹啉(中间体Ⅰ)溶解于浓硫酸中,在0~5℃下滴加65%浓硝酸进行硝化,反应结束后,分离即得8-硝基-7-甲基喹啉(中间体Ⅱ);所述7-甲基喹啉(中间体Ⅰ)与浓硝酸的摩尔比为1.0:1.2;
(3)将步骤(2)所得8-硝基-7-甲基喹啉(中间体Ⅱ)溶于溶剂中,在40℃下用雷尼镍催化加氢,还原硝基,反应结束后,分离即得8-氨基-7-甲基喹啉(中间体Ⅲ);所述反应溶剂为甲醇、乙醇或乙酸乙酯;所述8-硝基-7-甲基喹啉(中间体Ⅱ)与雷尼镍的质量比为1.0:0.2;
(4)在0℃下,将二甲胺水溶液加入到甲醛水溶液中,再加入尿嘧啶,在50℃下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即得5-二甲胺甲基尿嘧啶盐酸盐(中间体IV);所述反应溶剂为水;所述二甲胺、甲醛与尿嘧啶的摩尔比为1.8: 1.0: 1.0;
(5)将步骤(3)所得8-氨基-7-甲基喹啉(中间体Ⅲ)与步骤(4)所得5-二甲胺甲基尿嘧啶盐酸盐(中间体IV)溶于溶剂中,135℃反应,反应结束后,分离即得5-(8-氨基-7-甲基喹啉-5-基)尿嘧啶(中间体V);所述反应溶剂为乙二醇;所述8-氨基-7-甲基喹啉(中间体Ⅲ)与5-二甲胺甲基尿嘧啶盐酸盐(中间体IV)的摩尔比为1.0: 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蔚蓝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64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