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样采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6483.9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3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兴猛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检验辅助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尿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医院检验的医用尿样采集装置具大多为一次性杯子,或者是一次性杯子加一个试管,患者取尿液时很不方便,容易污染患者,并且尿杯没有盖子,容易洒出来造成污染,在往试管里倒尿液时更是容易洒出,使用既不方便,又不卫生,并且容易洒出。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卫生、使用方便的尿样采集装置。
一种尿样采集装置,包括试管、密封装置、尿杯,试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尿液进入孔,尿液进入孔靠近试管的管口;密封装置套装在试管的管口上以将试管的管口密封,试管插入密封装置的深度大于尿液进入孔到试管的管口的距离,密封装置的侧壁上与尿液进入孔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引导通孔,引导通孔延伸方向与试管轴线方向相同,且引导通孔的一端延伸至密封装置的端部,引导通孔的另一端连接有密封件,密封件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引导通孔的长度大于尿液进入孔到试管的管口的距离;密封件的长度与引导通孔的长度相对应,且密封件的形状与引导通孔相适配,密封件在外力的作用下嵌入在引导通孔上以将尿液进入孔封堵,所述尿杯包括杯体及杯体下端的试管连接部,试管连接部上开设有供套装有密封装置的试管插入的通道,通道的内壁上设置具有尿液通道的尿液导流部,尿液导流部靠近杯体底部且通过尿液通道与杯体连通,尿液导流部的长度与密封装置的侧壁的厚度相对应,尿液通道的开口位于尿液导流部的端部,当套装有密封装置的试管插入试管连接部的通道中且密封件没有嵌入引导通孔中,尿液导流部沿着引导通孔的引导方向滑动直至与试管的尿液进入孔相正对,以将杯体中盛放的尿液通过尿液通道及尿液进入孔引流至试管内。
上述尿样采集装置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时以套装有密封装置的试管作为手柄,并将密封件揭起,将套装有密封装置的试管插入试管连接部的通道中,尿液导流部沿着引导通孔的引导方向滑动直至与试管的尿液进入孔相正对,以将杯体中盛放的尿液通过尿液通道及尿液进入孔引流至试管内,拔出套装有密封装置的试管后,按压密封件以将密封件嵌入在引导通孔上,实现尿液进入孔的封堵,进而避免尿液污染患者。
附图说明
图1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尿样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套装有密封装置的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尿样采集装置的尿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尿样采集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尿样采集装置10、试管20、管壁21、尿液进入孔22、管口23、气压平衡孔24、密封装置30、管套301、圆形底部302、引导通孔32、密封件33、密封凸块331、密封凸块332、尿杯40、杯体41、标记粘贴槽410、试管连接部42、通道43、底部44、内壁431、底部432、气压平衡孔433、尿液导流部50、尿液通道51、定位引导部6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看图1及图2,尿样采集装置10包括试管20、密封装置30、尿杯40,试管20的管壁21上设置有尿液进入孔22,尿液进入孔22靠近试管20的管口23;密封装置30套装在试管20的管口23上以将试管20的管口23密封,试管20插入密封装置30的深度大于尿液进入孔22到试管20的管口23的距离,密封装置30的侧壁上与尿液进入孔22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引导通孔32,引导通孔32延伸方向与试管20的轴线方向相同,且引导通孔32的一端延伸至密封装置30的端部,引导通孔32的另一端连接有密封件33,密封件33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引导通孔32的长度大于尿液进入孔22到试管20的管口23的距离;密封件33的长度与引导通孔32的长度相对应,且密封件33的形状与引导通孔32相适配,密封件33在外力的作用下嵌入在引导通孔32上以将尿液进入孔22封堵。其中,密封装置30、尿杯40可采用一体注塑成型生产方式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兴猛,未经杨兴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64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时通信过程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海洋环境与动载耦合试验设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