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豆分离蛋白药物缓释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6631.7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震;石潇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42 | 分类号: | A61K47/42;A61K47/32;A61K47/12;A61K9/70;A61K31/616;A61K31/155;A61K31/5415;A61K31/196;A61K31/545;A61P2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13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豆 分离 蛋白 药物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豆分离蛋白基载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天然聚合物材料由于其突出的可生物降解性、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极好的资源再生性而备受生物医药和制药技术领域内人们的关注。例如,公开号为CN102935235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改性酪素载药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以酪素为载药基质,引入纳米二氧化硅粒子以及硅烷偶联剂,制备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公开号为CN102475920A、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抗炎症药物及生长因子缓释体系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以可降解聚酯、胶原、明胶、聚乙烯醇、壳聚糖、可降解聚氨酯和聚碳酸酯等为载药基质,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纳米纤维抗炎症药物及生长因子缓释体系及其在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方面的应用。
目前,大豆分离蛋白更是引起广大科研人员用于载药基质的浓厚兴趣。有文献报道尝试用甲醛交联大豆分离蛋白制备载药体系,结果显示用甲基蓝呈现了2个小时内突然全部释放的现象,利福平则呈现6小时都达到释放平衡而释放量仅仅为5%的现象。近期有报道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体材料,用于制备加载硫酸庆大霉素药物的伤口辅料,但是所载药物也呈现了短时间内突然释放的现象。显然发生了药物包覆材料大豆分离蛋白短时间内破裂的现象,原因可能在于两方面:一方面,大豆分离蛋白的卷曲结构在药物制备时没能完全展开,仅把药物包覆于内部构成疏松的包袱层,易破损而突然释放出药物;另一方面,有机溶剂的残留会因为其较快的扩散作用导致包覆材料过早破坏而造成药物的突然释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有效的大豆分离蛋白药物缓释薄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使用有机溶剂,能够避免有机溶剂残留对药物突然释放的影响的大豆分离蛋白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豆分离蛋白药物缓释薄膜,按照质量配比的有效原料成分的组成为:大豆分离蛋白20-100份,聚乙烯醇0-80份,甘油10-50份,富马酸1-5份,抗炎症药物为1-5份。
所述抗炎症药物为易溶于水或者微溶于水的药物。
一种大豆分离蛋白药物缓释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体系与聚乙烯醇溶液体系混合,再加入富马酸,于85-95℃下搅拌均匀后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抗炎症药物继续搅拌均匀,然后静置,待消泡后制成薄膜,薄膜在室温环境下自然干燥;
(2)将干燥所得的薄膜在100-140℃处理0.5-2小时,使富马酸产生交联,同时大豆分离蛋白变性,得到大豆分离蛋白药物缓释薄膜;
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体系为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于HCl溶液,并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得到;所述聚乙烯醇溶液体系为聚乙烯醇溶解于HCl溶液得到。
所述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体系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在大豆分离蛋白中加入0.1M的HCl溶液,在85-95℃溶解,再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得到1000-1500份质量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体系。
所述聚乙烯醇溶液体系通过下述方法得到:将聚乙烯醇加入到0.1M的HCl溶液中,在85-95℃下搅拌至溶解,得到200-500份质量的聚乙烯醇溶液体系。
所述抗炎症药物为阿司匹林、亚甲基蓝、头孢羟氨苄、双氯芬酸钠或盐酸二甲双胍,或者为上述药物的可能衍生盐类药物。
步骤(1)中采用流延的方法制成薄膜。
大豆分离蛋白加入0.1M的HCl水溶液,在85-95℃恒温水浴溶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缓释薄膜中,加入富马酸实现蛋白质和聚乙烯醇大分子一定程度上的交联,所得大豆分离蛋白薄膜具有生物可降解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使得包覆层不易短时间被破裂而释放药物,从而有效控制了抗炎症药物的释放,能够在较长的时间里维持药效。
2、本发明的缓释薄膜中,聚乙烯醇的加入可使得包覆材料更加柔软些,增加薄膜柔韧性,进而也使得药物的包覆效果更好,可以控制抗炎症药物的突然释放。
3、本发明的缓释薄膜所用原料丰富,成本低廉。
4、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不使用有机溶剂,能够避免有机溶剂残留对药物突然释放的影响,能够在较长的时间里维持药效。
5、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通过热处理可进一步使得大豆分离蛋白的大分子卷曲结构充分展开,有利于形成药物的致密包袱层,从而有效控制药物的突然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6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