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6754.0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森幸治;藤井雄一;西井宗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9/04 | 分类号: | H01H9/04;H01H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蔡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用于防止水从外部浸入的防水结构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上配备有用于进行窗户的开闭控制的动力车窗开关。通常,动力车窗开关具备:用手操作的操作钮;将该操作钮支承成能够摆动的壳体;以及收纳于该壳体的内部的电路基板。壳体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构成。在上壳体的上侧设有操作部,上壳体的下侧敞开。下壳体以封闭上壳体的下侧的方式与上壳体配合。在电路基板上设有根据操作钮的操作而切换的触点部、和构成电路的电子部件等。
对于这样的动力车窗开关,存在这样的情况:从敞开的窗户进入的雨水或洒出的饮料等(下面,将它们统称为“水”)浸入到壳体内。而且,浸入到壳体内的水附着在电路基板上,导致电路的短路或触点部的腐蚀等,成为开关的错误动作的原因。特别是,当在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将操作钮支承成能够摆动的中空的筒部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从上方落下的水从操作钮的下侧通过操作钮和筒部之间的间隙上升,并从筒部的上部开口浸入到壳体内。在专利文献1、2中,记载了防止水以这样的路径浸入的开关装置。
在专利文献1的开关装置中,在支承操作钮的筒部的附近设有凹部,并且在该凹部的筒部侧设有覆盖该凹部的一部分的帽檐状的盖。由此,流到操作钮的下侧的水进入凹部,利用盖阻止了水朝向操作钮和筒部之间的间隙上升。并且,凹部内的水被从凹部的敞开的一个端部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水从筒部浸入到壳体内部。
在专利文献2的开关装置中,在壳体上表面上的操作钮的附近设有向左右方向倾斜的引导部。由此,即使水落到操作钮的附近,该水也会沿着引导部的斜面流动,并向壳体的左右两旁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水从筒部浸入到壳体内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514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4232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凹部的一个端部是敞开的,进入到凹部的水从该一个端部排出到壳体的侧方。在专利文献2,在引导部流动的水也被排出到壳体的侧方。这样,如果仅使水向壳体的侧方排出,则排出的水顺着壳体的侧壁流下,从而有可能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配合部等意外浸入到壳体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其能够防止水从筒部浸入到壳体内,而且能够防止排出的水浸入到壳体内。
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其具备:操作部;上壳体,在该上壳体上形成有支承该操作部的中空的筒部;以及下壳体,其与该上壳体配合,其中,在上壳体的筒部的附近设有向上方开口的第1排水孔,在下壳体设有与第1排水孔连通并向下方开口的第2排水孔。
根据上述这样的结构,由于设置于上壳体的第1排水孔与设置于下壳体的第2排水孔连通,因此能够使从上方落下的水通过第1排水孔和第2排水孔向下方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水从操作部的下侧通过筒部浸入到开关装置的内部。并且,由于将水从设置于开关装置的背侧的第2排水孔向下方排出,因此能够防止排出的水顺着壳体的侧壁从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配合部等意外浸入到壳体内。
在本发明中,可以在上壳体的上表面形成用于将水引导至第1排水孔的倾斜面。
在本发明中,可以夹着第1排水孔设置1对上述倾斜面。
在本发明中,第1排水孔和第2排水孔可以通过中空的排水管连通。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排水管与上壳体或下壳体形成为一体,且该排水管的末端部延伸至第2排水孔或第1排水孔。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还设有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收纳于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在该电路基板上设有供排水管贯穿的贯穿孔。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这样的开关装置,其能够防止水从筒部浸入到壳体内,而且能够防止排出的水浸入到壳体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开关装置的组装图。
图3是从背侧观察图2的开关装置的图。
图4是下壳体的立体图。
图5是图1的开关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图1的开关装置的仰视图。
图7是图1的开关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沿图5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9是图8中的D部的放大剖视图。
标号说明
1:上壳体;
1m、1n:倾斜面;
1u:上表面;
6:电路基板;
9:下壳体;
21~26:操作钮(操作部);
30:排水孔(第1排水孔);
31:贯穿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6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风油炉
- 下一篇:一种汽车灯具防灯泡错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