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自动电熔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6764.4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1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梁伟利;周夫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伟利;周夫桂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F24J2/24;F24J2/05;C03B23/0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真空 太阳 热管 自动 电熔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利用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自动电熔封装置。
背景技术
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在现有的生产过程中,通过人工装入排气系统,进行人工锁紧,抽成低真空,人工检漏,再抽高真空,降落烘箱加热、保温。抬升烘箱降温,等温度降到一定温度后,再进行人工火封离作业。在人工封离过程中,由于火焰的温度高达2000多度,容易使玻璃瞬间膨胀炸裂,致使抽真空失败。要重新修复,还要重复加热、保温、降温等一系列的重复作业,造成能源、人力的重复浪费。使企业生产成本提高,降低市场竞争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自动电熔封装置,该装置可以节约玻璃耗材,减少生产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资源,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不稳定,能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工艺简单,易于制作,可重复使用,对现有设备不用进行改装可以实现对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自动电熔封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集热管玻璃壳体1,集热管玻璃壳体1的一端与真空集热管的形状相对应吻合,集热管玻璃壳体1的另一端与真空系统相连接,集热管玻璃壳体1的底端设有无尾的玻璃壳体2,集热管玻璃壳体1的下端外周设有壳体11,壳体11内设置有陶 瓷保温壳体3,陶瓷保温壳体3内设有加热体5,加热体5通过导线7与外部电源连接,陶瓷保温壳体3下端设有高温弹簧8;
所述集热管玻璃壳体1与壳体11之间密封连接有密封胶体4;
所述壳体11底端设有压紧螺栓10,壳体11与压紧螺栓1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9,压紧螺栓10上套有绝缘隔套6。
本发明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自动电熔封装置,安装在集热管和真空系统中间,两端通过密封件密封,达到真空密封的效果,取消排气尾管,减少集热管在加热过程中炸管的概率,质量均匀一致,节约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此装置方便小巧,和现有设备实现快速完美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自动电熔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热管玻璃壳体,2、无尾的玻璃壳体,3、陶瓷保温壳体,4、密封胶体,5、加热体,6、绝缘隔套,7、导线,8、高温弹簧,9、密封件,10、压紧螺栓,11、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来对本发明的构成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的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自动电熔封装置,包括集热管玻璃壳体1,集热管玻璃壳体1的一端与真空集热管的形状相对应吻合,集热管玻璃壳体1的另一端与真空系统相连接,集热管玻璃壳体1的底端设有无尾的玻璃壳体2,集热管玻璃壳体1的下端外周设有壳体11,壳体11内设置有陶瓷保温壳体3,陶瓷保温壳体3内设有加热体5,加热体5通过导线7与外部电源连接,陶瓷保温壳体3下端设有高温弹簧8;集热管玻璃壳体1与壳体11之间密封连接有密封胶体4;壳体11底端设有压紧螺栓10,壳体11与压紧螺栓10之间设置有密封件9,压紧螺栓10上套有绝缘隔套6。
在真空氛围下,通过加热体5加热,在高温弹簧8的作用下,加热体5和集热管玻璃壳体1充分接触,对被加工的无尾的玻璃壳体2加热,当被加热的无尾的玻璃壳体2达到熔化温度时,在高温弹簧8向上力的作用下,实现自动熔封,通过密封胶体4实现集热管玻璃壳体1与壳体11的真空密封连接。
该装置安装在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和抽真空系统之间,取消排气导管,减少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在真空排气加热过程中炸管的概率,质量均匀一致,可以节约玻璃的耗材。减少生产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资源,解决在生产过程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质量不稳定,能克服现有的技术不足,工艺简单,易于制作,可重复使用,对现有的设备不需任何改动即可实现对接。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该装置方便小巧,和现有设备实现快速对接。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在本发明的上述和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或变形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面的具体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专利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伟利;周夫桂,未经梁伟利;周夫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67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