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臭氧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6945.7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92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徐铭锴;魏碧玉;陈俊沐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13/10 | 分类号: | C01B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臭氧 产生 装置 | ||
1.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包括:
反应腔体,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与该第一及第二端面连接的侧壁;以及
紫外光源,置于该反应腔体内,其中该紫外光源与该反应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气体反应空间;其特征在于,该臭氧产生装置还包括:
第一灯管保护套,具有底部和套体,以定义出一容置空间,其中该紫外光源的一端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第一灯管保护套的该底部、该反应腔体的该第一端面以及该反应腔体的一部分该侧壁共同定义出进气缓冲空间,该第一灯管保护套的该套体与该反应腔体的该侧壁之间构成进气通道,其中当气体经由进气口通入该反应腔体时,该气体先流入该进气缓冲空间,再经由该进气通道流入该气体反应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中该进气通道的宽度小于3mm。
3.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包括:
反应腔体,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与该第一及第二端面连接的侧壁;以及
紫外光源,置于该反应腔体内,其中该紫外光源与该反应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气体反应空间;其特征在于,该臭氧产生装置还包括:
第一灯管保护套,具有底部和套体,以定义出一容置空间,其中该紫外光源的一端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第一灯管保护套的该底部、该反应腔体的该第一端面以及该反应腔体的一部分该侧壁共同定义出进气缓冲空间,该第一灯管保护套具有多个沟槽,且该些沟槽与该反应腔体的该侧壁构成多个进气通道,当气体由进气口通入该反应腔体时,该气体先流入该进气缓冲空间,再经由该些进气通道流入该气体反应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中该些沟槽的深度小于1mm。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中该些沟槽在该第一灯管保护套的该底部以放射状形式排列。
6.一种臭氧产生装置,包括:
反应腔体,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以及与该第一及第二端面连接的侧壁;以及
紫外光源,置于该反应腔体内,其中该紫外光源与该反应腔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气体反应空间;其特征在于,该臭氧产生装置还包括:
第一灯管保护套,具有底部和套体,以定义出一容置空间,其中该紫外光源的一端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第一灯管保护套的该底部、该反应腔体的该第一端面以及该反应腔体的一部分该侧壁共同定义出进气缓冲空间,该第一灯管保护套具有多个贯穿孔,且当气体由进气口通入该反应腔体时,该气体先流入该进气缓冲空间,再经由该些贯穿孔流入该气体反应空间。
7.如权利要求1、3、6任一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中该紫外光源包括:
灯管,其中放电气体填充在该灯管中;
内电极,配置在该灯管内部,且其一端延伸至该灯管外部;以及
外电极,其一部分和该第一灯管保护套接触,且两者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1、3、6任一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中该紫外光源包括:
外管;
内管,位于该外管内,其中放电气体填充在该外管以及该内管之间;
外电极,配置于该外管的外壁上;以及
内电极,配置于该内管的内壁上。
9.如权利要求1、3、6任一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中该紫外光源包括:
灯管,其中放电气体填充在该灯管中;
外电极,配置于该灯管的外壁上;以及
内电极,位于该灯管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中该内电极穿出该反应腔体且和该反应腔体电性绝缘,而该外电极通过和该第一灯管保护套接触而和该反应腔体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1、3、6任一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还包括第二灯管保护套,其具有底部和套体,该第二灯管保护套的该底部和该套体定义出另一容置空间,其中该紫外光源的另一端置于所述另一容置空间内。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中该第二灯管保护套的该底部和该反应腔体的该第二端面之间形成排气缓冲空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中该进气缓冲空间和该排气缓冲空间的长度分别大于或等于0.5mm。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臭氧产生装置,其中该排气缓冲空间和该反应腔体的排气口直接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69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