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酸钙增强聚合物的碳酸钙颗粒分布表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7233.7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祝颖丹;范欣愉;秦永利;熊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莉华;崔佳佳 |
地址: | 3152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酸钙 增强 聚合物 颗粒 分布 表征 方法 | ||
1.一种碳酸钙增强聚合物配方的强度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 制备含碳酸钙的聚合物薄膜试样,其中所述试样的配方除了碳酸钙含量不同之外,与所述碳酸钙增强聚合物配方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并且,所述的薄膜是透明薄膜,并且所述的薄膜试样中,碳酸钙的重量百分比为2-15wt%;所述碳酸钙增强聚合物配方中的碳酸钙的质量百分比为15-80wt%;
(2) 从(1)制得的含碳酸钙的聚合物薄膜试样中取样,采用光学显微镜得到样品表观图片;
(3) 对(2)得到的样品表观图片进行图像处理,抽取出样品中分布的碳酸钙颗粒的分布信息;
(4) 对样品中碳酸钙颗粒分布信息进行统计,从而得到碳酸钙颗粒的分布情况;
(5) 根据碳酸钙颗粒分布情况,判断根据所述碳酸钙增强聚合物配方制备的碳酸钙增强聚合物的相对强度,其中大粒径的碳酸钙颗粒的数量越多,这表明所述配方对应的增强聚合物的相对强度越低。
2.一种碳酸钙增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 将碳酸钙颗粒分散在聚合物中,制成碳酸钙增强聚合物透明薄膜试样,其中,所述的薄膜是透明薄膜,并且所述的薄膜试样中,碳酸钙的重量百分比为2-15wt%;
(2) 从(1)制得的含碳酸钙的聚合物薄膜试样中取样,采用光学显微镜得到样品表观图片;
(3) 对(2)得到的样品表观图片进行图像处理,抽取出样品中分布的碳酸钙颗粒的分布信息;
(4) 对样品中碳酸钙颗粒分布信息进行统计,作出曲线分布图,从而得到碳酸钙颗粒的分布情况;
(5) 根据步骤(4)所得到的颗粒分布情况,判断根据所述碳酸钙增强聚合物配方制备的碳酸钙增强聚合物的相对强度,其中大粒径的碳酸钙颗粒的数量越多,这表明所述配方对应的增强聚合物的相对强度越低;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结果,确定碳酸钙增强聚合物的配方;所述的配方除了碳酸钙含量不同之外,与所述试样的配方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且所述碳酸钙增强聚合物配方中的碳酸钙的质量百分比为15-80wt%;
(7) 根据步骤(6)所确定的碳酸钙增强聚合物的配方,制备碳酸钙增强聚合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配方包括以下参数:碳酸钙颗粒的粒径、聚合物的种类、材料预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碳酸钙增强聚合物中的碳酸钙的质量百分比为20-40wt%。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6)中,所述碳酸钙增强聚合物中的碳酸钙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wt%。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合物选自下组:聚烯烃类聚合物、聚氯代烯烃类聚合物、橡胶、酚醛树脂。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的聚合物透明薄膜中,所述碳酸钙的质量百分比为2-10wt%,按薄膜的总重量计。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的聚合物透明薄膜中,所述碳酸钙的质量百分比为3-7wt%,按薄膜的总重量计。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1)中,所用的碳酸钙颗粒的粒径为0.01-3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723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砖用输送装置
- 下一篇:盐水浓度分层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