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7310.9 | 申请日: | 2014-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8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辉;李群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飞荣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K3/22;C08K3/28;C08K3/34;C08K3/04;C09K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己内酰胺 导热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热塑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导热塑料由于具有密度小、耐腐蚀、设计自由度高、系统成本低等优点,在散热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精巧化、多功能化、发热量大的电子和电器设备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但是导热塑料在用于电子电器等带电的环境中时,漏电、短路、电弧、电火花等情况引发火灾危险的可能性极大,为了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除了要求导热塑料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之外,还必须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
但现有的导热塑料还无法做到同时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及阻燃性能,影响了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的推广应用。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提高导热性能的同时增强其阻燃性能,使其在散热领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其中,按照质量份计,包括:
聚己内酰胺树脂 100份;
导热填料 20~100份;
阻燃剂 20~60份;
抗氧剂 0.3~1.0份;
润滑剂 1~5份;
抗滴落剂 0.5~1.5份。
所述的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其中,所述导热填料为氧化铝、氮化铝、碳化硅及石墨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其中,所述阻燃剂为红磷母粒与氢氧化镁复配的复合阻燃剂。
所述的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其中,按质量比计,所述红磷母粒与氢氧化镁的复配比例为1:1~5。
所述的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其中,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168和抗氧剂1098复配的抗氧剂。
所述的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其中,按质量比计,所述抗氧剂168与抗氧剂1098的复配比例为1:1~3。
所述的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其中,所述润滑剂为乙烯基双硬脂酰胺或PETS。
一种如上所述的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S1、将配方比例的原料进行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将混合物料投入到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以及挤出;
S2、然后对挤出物进行风冷拉条切粒得到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
所述的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阻燃剂为红磷母粒与氢氧化镁复配的复合阻燃剂,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
S11、将配方比例的聚己内酰胺树脂、红磷母粒、抗氧剂、润滑剂和抗滴落剂进行混合得到共混物料A;将配方比例的导热填料和氢氧化镁进行混合得到共混物料B;
S12、将共混物料A加入到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系统中,将共混物料B投入到螺杆挤出机的侧喂料系统中,通过螺杆挤出机对共混物料A和共混物料B进行熔融共混以及挤出。
所述的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的制备方法,其中,螺杆挤出机的挤出温度为240~270℃。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配方比例的聚己内酰胺树脂、导热填料、阻燃剂、抗氧剂、润滑剂、和抗滴落剂进行熔融共混及挤出,制备出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其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较高的导热性能和良好的加工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制备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阻燃型聚己内酰胺导热塑料,其按质量份计,包括:
聚己内酰胺树脂 100份;
导热填料 20~100份;
阻燃剂 20~60份;
抗氧剂 0.3~1.0份;
润滑剂 1~5份;
抗滴落剂 0.5~1.5份。
其中的聚己内酰胺树脂是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并且通过添加导热填料、阻燃剂、抗氧剂、润滑剂、抗滴落剂,提高了聚己内酰胺树脂的导热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其阻燃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飞荣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飞荣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7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