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为激光通信实验目标光电管加装受光罩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7365.X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3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沈昌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昌生 |
主分类号: | H04B10/40 | 分类号: | H04B10/40;G09B2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通信 实验 目标 光电管 加装受光罩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通信技术,具体指为激光通信实验目标光电管加装受光罩技术。
背景技术
为了向学生或公众讲解并演示激光通信,人们研制了各种激光通信用实验机。整机由发信机和收信机两大部分构成。工作过程简述:从发信机的激光发射管中发射出一条受信号调制的强激光束,经由大气中或其它介质传播,一旦射至收信机的目标光电管上,光电管便激发出按信号变化的电流,再将此微小电流经过放大、解调,就能分离出有用的信号,从而实现激光通信。
但是,现在各种激光通信实验机都存在下述弊病:寻找目标光电管极其不便。原因在于:目标光电管体积微小,当发信机和收信机间距离很大时,极难捕捉,即使采取加装会聚透镜方式仍然不便。目前在军事上一般使用望远镜来寻的,而作为演示实验偌大望远镜则不适用。故此项弊病存世已久没有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为进行激光通信实验方便寻的一种有效技术。
本发明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激光通信收信机的目标光电管加装受光罩,所述受光罩形状近于球壳,体积是微小光电管体积的数百倍,材质是一种半透光材料,光电管位于受光罩罩中。
当激光束射至罩上任意部位,罩体均可以将信号激光分至目标光电管,有效实现激光通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受光罩体积硕大,实现激光束寻的变得异常容易和方便,只要将激光束大致对准受光罩即可,哪怕是罩之正面、侧面、后面,任何部位都可完成信号的传输。实施本技术,不但保证了激光通信实验手段的可靠性,而且使激光通信的实用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激光通信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1中各部分名称:1-发信机;2-激光发射管;3-收信机;4-目标光电管;
图2中各部分名称:1-收信机;2-光电管;3-受光罩。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2所示,为激光通信收信机的目标光电管加装受光罩,所述受光罩形状近于球壳,体积是微小光电管体积的数百倍,材质是一种半透光材料,光电管位于受光罩罩中。
由于受光罩体积硕大,实现激光束寻的变得异常容易和方便,只要将激光束大致对准受光罩即可,罩之正面、侧面、后面,任何部位都可完成信号的传输。
本技术的实施,保证了激光通信实验手段的可靠性,而且使激光通信的实用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昌生,未经沈昌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73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远程家庭保健系统
- 下一篇:针对差分时钟信号的芯片可靠性测试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