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子氧辅助活性MnO2催化制备2,5-二甲酰基呋喃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47394.6 申请日: 2014-02-11
公开(公告)号: CN103819432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8
发明(设计)人: 孙勇;林鹿;张盛强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C07D307/46 分类号: C07D307/46;B01J23/34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分子 辅助 活性 mno sub 催化 制备 二甲 呋喃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2,5-二甲酰基呋喃,尤其是涉及一种分子氧辅助活性MnO2催化制备2,5-二甲酰基呋喃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资源的日渐枯竭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寻求可替代化石能源的燃料和基础化学品已迫在眉睫。生物质是唯一可替代化石能源生产化学品的可再生能源。以资源丰富、可再生的生物质为原料生产化学品和燃料及其衍生产品能为缓解全世界对逐渐枯竭的化石能源的强大依赖提供一条可行的路线[1-3]。由生物质碳水化合物制备的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HMF)由于能通过不同催化反应进一步形成许多基础化学品和能源分子,被称为是连接石油化工和生物质化工的桥梁[3-11]。作为HMF重要衍生产品之一的2,5-二甲酰基呋喃(2,5-diformylfuran,DFF),是一种未来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高附加值生物质基化学品。DFF常温下以固体粉末形态存在,具有晶体外观,其分子式为C6H4O3。DFF具有多种用途[12-16],如能合成聚合型席夫碱、高端药物、大环配体以及抗真菌剂等,此外,它还可作为单体用于各种新型聚合物材料如2,5-二甲酰基呋喃-尿素树脂等的合成。然而目前工业上DFF产品价高量少,其制备工艺不成熟,仍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由于HMF分子中含有呋喃环、羟甲基和甲酰基,对HMF的氧化反应往往伴随着很多副反应。由HMF生成DFF的反应主要是对HMF分子中的羟甲基进行选择性氧化,而不进攻更具活性的不饱和甲酰基,否则将形成其他氧化产物[17,18],如5-羟甲基-2-糠酸(5-hydroxymethyl-2-furancarboxylicacid,HMFCA)、5-甲酰基-2-糠酸(5-formyl-2-furancarboxylic acid,FFCA)、2,5-呋喃二甲酸(2,5-furandicarboxylic acid,FDCA)等。因此,高收率和高选择性获得DFF的研究仍具有挑战性。为此,各种采用均相、非均相催化剂以及辅以更为绿色的分子氧进行氧化的催化方法得到了广泛的研究[19-26]

传统上DFF是以NaClO、BaMnO4等化学计量试剂氧化HMF来制备,污染严重。Yadav等在专利WO2012/073251A1中提及一种氧化锰负载Ag催化剂,分子氧为氧源,异丙醇为溶剂,在一定条件下获得了较高收率的DFF,但该方法需设计较高贵金属Ag负载量,最高50%(以质量为基),成本高。就钒基催化剂而言,Carlini等以氧钒-磷酸盐为催化剂,150℃下,HMF转化率为84%,DFF选择性为97%。Corma等以固定化氧钒-嘧啶复合物为催化剂,130℃下,HMF转化率为82%,DFF选择性为99%。Jiping Ma等采用均相Cu(NO32/VOSO4催化体系,分子氧为氧源,80℃下,HMF转化率和DFF选择性均达到99%。而以Cu(NO32/VOCl3为催化体系时,一定条件下HMF转化率和DFF选择性也分别达到85%和97%。该反应条件温和,DFF收率高,但催化剂不易于回收复用。Moreau等在以V2O5/TiO2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温度90℃,1.6MPa空气压力下,DFF收率高达90%,但存在负载型催化剂一般制备流程复杂耗时,而且V2O5也是一种极毒试剂。Navarro等以钒氧基-乙酰丙酮化物/PVP为催化剂,三氟甲苯为溶剂,温度130℃,压力1MPa条件下,分子氧为氧源,DFF收率为77%,催化剂制备繁琐,收率不高。由以上可见,分子氧辅助催化转化HMF为DFF的方法已成为一种主流,在某些方面存在优势。对于该系反应,研究较多的有钒系催化剂,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等,前者经研究表明催化剂活性较好,但此类催化剂多是极毒性试剂,不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理念。此外,往往存在低转换数等问题。而贵金属催化剂成本高,不符合将来DFF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因此,继续寻找并研发出更富高效性和经济性的催化体系特别是能在温和反应条件下应用的催化剂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73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