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散热结构的LED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47441.7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2;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朱庆华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散热 结构 led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泡的结构,具体地说是指一种改进散热结构的LED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白炽灯泡主要由灯丝、透光壳体体、灯头等几部分组成。白炽灯泡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制成的,灯泡接上额定电压后,电流通过灯丝而被加热到白炽状态,因而发热发光。灯丝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金属钨制成的,钨是一种金属元素,易氧化,且温度越高,氧化越快,为防止钨在高温下的氧化,灯泡都抽成真空。另外,钨还能产生升华和凝华现象,因此60瓦以上的灯泡充入氮、氩等气体,可阻碍在高温下的升华。由于工作时的灯丝温度很高,大部分的能量以红外辐射的形式浪费掉了,电光转化效率较低,并且由于灯丝温度很高,蒸发也很快,所以寿命也大缩短了,大约在1000小时左右。
LED发光二极管是由数层很薄的掺杂半导体材料制成,一层带过量的电子,另一层因缺乏电子而形成带正电的“空穴”,当有电流通过时,电子和空穴相互结合并释放出能量,从而辐射出光芒。LED灯泡主要是采用LED代替白炽灯的灯丝作为光源。由于LED工作时散发热量较大,特别是对于大功率、多个LED同时工作来说,其发热量更大,必须专门为LED灯泡设计散热装置进行散热。现有LED灯泡的散热装置为一衔接于灯头和泡壳之间的散热座,该散热座一般采用高导热系数的铝材制成,包括一两端贯通的筒体,筒体外壁设有成放射状分布的散热片,LED发出的热量由该散热座散发出去。由于LED灯泡中有多个LED以平面方式排列在散热座上,中间部分的LED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出去,因此散热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散热结构的LED灯,其主要目的在于在不改变传统玻璃灯泡或射灯灯杯既有尺寸的情况下内置有效散热的LED散热部件,克服现有LED灯泡散热不良的问题,实现原尺寸玻璃灯泡或射灯灯杯可以装置更高光效的LED灯源的目的,使传统灯泡用灯具与射灯灯具不必因改用LED灯源而全部更新设计。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散热结构的LED灯,包括灯头、塑料壳体、LED组件、承载LED组件的散热部件、透光壳体以及为LED组件供电的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内置于所述透光壳体中,该散热部件与所述透光壳体之间构成一腔体,所述散热部件为杯状体,其侧壁呈台阶状,LED组件通过导热基板贴设于散热部件的各层台阶的底面或侧面,散热部件的各层台阶的侧面或底面设有通孔,透光壳体上设有开孔,LED组件供电的电源模块设置于塑料壳体中,塑料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开口,开口连通该杯状散热部件的杯口。
该杯状散热部件的杯口朝向灯头一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LED灯,参照图1,包括灯头1、塑料壳2、透光壳体3、散热部件4、LED组件5以及为LED组件5供电的电源模块,图中未示出该电源模块。塑料壳2连接于灯头1和透光壳体3之间,上述电源模块可设置于该塑料壳2中,为各LED组件5供电,塑料壳2上设有多个开口20。散热部件4内置于该透光壳体3中,各LED组件5通过导热基板51贴设在散热部件4上,散热部件4与所述透光壳体3之间构成一腔体30。
参照图1,该散热部件4为杯状体,其侧壁呈台阶状,该杯状散热部件4的杯口朝向灯头1的一侧,该散热部件4是朝向透光壳体3一侧凸起的,壳体3上设有开孔7。各LED组件5排列于该杯状散热部件4的各层台阶的底面或侧面,杯状散热部件4的各层台阶侧面或底面设有通孔6,开口20连通该杯状散热部件4的杯口。
各LED组件5发光时,其散发的热量经散热部件4加热散热部件4内的空气,使得加热后的空气经与杯状散热部件4的杯口连通的开口20部排出,而散热部件4内形成负压,导致外界冷空气经过与透光壳体3的开孔7进入腔体30并经过通孔6进入散热部件4内,由此形成气流循环,达到散热效果。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东大智汇技术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74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阵列
- 下一篇:一种光无源器件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