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的分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7866.8 | 申请日: | 2014-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1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唐语谦;钟凤;陈艺;吴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18 | 分类号: | C12N9/18;A23L1/015;A23K1/165;C12R1/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玉米 赤霉烯酮 毒素 过氧化物 组分 分离 方法 | ||
1.一种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具体步骤:
(1)接种1~3%(v/v)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SM04菌悬液到M2培养基中,培养24~48h;
(2)将步骤(1)中的液体培养物冷冻离心收取上清液,过滤,滤过液在45~55℃下浓缩8~10倍成粗酶液;
(3)将步骤(2)所得的粗酶液加入阴离子型葡聚糖凝胶柱中,用pH7.0、6.5、6.0、5.5、5.0的磷酸钠盐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分段收集,测定各管组分的A280nm值,选取A280nm≥1.0的收集管进行ZEN降解酶活力测定;合并ZEN降解酶活力高于30%的各管;
(4)将步骤(3)获得的ZEN降解酶组分在45~55℃下浓缩8~10倍,加入到阳离子型葡聚糖凝胶柱中,用Tris-HCl缓冲液以恒定流速洗脱,分段收集,测定各管的A280nm值,选取A280nm≥1.0的收集管进行ZEN降解酶活力测定;合并ZEN降解酶活力高于30%的各管;
(5)将步骤(4)获得的ZEN降解酶组分在45~55℃下浓缩8~10倍,重新加入到阴离子型葡聚糖凝胶柱中,用pH7.0、6.5、6.0、5.5、5.0的磷酸钠盐缓冲液进行梯度洗脱,分段收集;测定各管组分的A280nm值;取第二个吸收峰的各管成分进行ZEN降解活力检测;合并ZEN降解活力高于50%的各管;
(6)将步骤(5)所得的ZEN降解酶组分在45~55℃下浓缩8~10倍,即为最终的不动杆菌降解ZEN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A、将步骤(6)所得的降解ZEN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用12.5%(w/v)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获得步骤(6)中所得的降解ZEN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内所包含的蛋白及其对应的分子量;获得四条蛋白条带,分子量分别为41kDa、30kDa、28kDa、19kDa;
B、将步骤(6)所得的降解ZEN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在pH3~12下测定过氧化物酶活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sp.SM04, 于2011年12月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5524;
步骤(1)中所述的Acinetobacter sp.SM04菌悬液的OD值为OD600=0.6~1.0;
步骤(1)所述的培养的条件为28~32℃、150~20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毒素的非过氧化物酶酶组分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M2培养基的制备步骤如下:取12.5~17.5g乙酸钠,2.5~3g NH4NO3,1.2~1.5g K2HPO4·3H2O,1~1.5g KCl,0.4~0.6g MgSO4·7H2O,加入10mL微量元素储备液,加蒸馏水定容至1000mL,混合后调节pH至7.0~7.5;
所述的微量元素储备液的配方如下:2g/L FeSO4·7H2O,0.5g/L MnSO4·4H2O,0.4g/L CuSO4·5H2O,0.5g/L CoCl6·6H2O和0.4g/L ZnCl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786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形呢毯清洗机
- 下一篇:清水混凝土墙体保温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