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LCAM模式状态反馈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8336.5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6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朱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L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王民盛,王丽琴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lc am 模式 状态 反馈 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链路控制确认(RLC AM)模式状态反馈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4G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和核心网接收过来的数据包先经过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层,经过IP包头压缩和加密后,转到无线链路控制(RLC,Radio Link Control)层,按照媒体接入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层的传输需求进行分段和串接后,再转到MAC层,最终从空口形成无线信号发送出去。
根据业务传输的特点和需求,传输分为有连接确认保证机制的传输和无连接确认保证的传输。对于有连接确认保证的传输,就是发送端发送数据包后,接收端需要根据接收的情况反馈确认包,通知发送端是否接收正确,发送端以此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重传发送。该机制同时存在正向的业务数据传输和反向的反馈确认数据传输,通过双向链路的建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3G/4G系统中基站侧,该机制是通过RLC层来实现的。
接收端发送的状态反馈信息并不是高层发送的数据包,而为RLC层产生的控制包,不参与RLC层进行的分段和串接操作。图1为现有技术中规定的状态反馈PDU格式示意图。其中各个符号的含义如下:
D/C(Data/Control)用于指示RLC PDU是RLC数据PDU还是RLC控制PDU,长度为1bit;
CPT(Control PDU Type)为RLC控制PDU格式,长度为3bit;
ACK_SN(Acknowledgement SN)用于指示第一个没有收到的且没有在状态反馈PDU(STATUS PDU)中报告丢失的RLC数据PDU的序列号(SN),长度10bit。当AM RLC实体的发送侧收到一个STATUS PDU时,它认为SN在ACK_SN之前但不包含SN=ACK_SN的确认模式数据(AMD,Acknowledged Mode Data)PDU均已被对端AM RLC实体正确收到,除了携带NACK_SN的STATUS PDU指示的AMD PDU和携带NACK_SN、SOstart、SOend的STATUS PDU指示的AMD PDU分段。
NACK_SN(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SN):指示AM RLC实体接收侧已检测到丢失的AMD PDU(或AMD PDU的一部分)的SN,长度10bit。
E1(Extension1bit):指示其后是否包括一组NACK_SN域,E1域和E2域,长度1bit。
E2(Extension2bit):指示其后是否有一组SOstart和SOend域,长度1bit;
SOstart(Segment Offset start):指示丢失部分的第一个字节在AMD PDU数据域中的位置(按字节计算),长度15bit;
SOend(Segment Offset end):SOend域指示丢失部分的最后一个字节在AMD PDU数据域中的位置(按字节计算),长度15bit。
从图1中可以看出,状态反馈PDU中显式携带每个已确认丢失的RLC PDU的SN序号或RLC PDU分段的SN序号,SOstart域(指示RLC PDU的数据域内的RLC PDU分段的第一个字节在原始RLC PDU数据域中的位置)和SOend域(指示RLC PDU的数据域内的RLC PDU分段的最后一个字节在原始RLC PDU数据域中的位置),以及最后一个没有得到确认丢失情况的RLC PDU序号(即VR(MS)),其余没有指明的PDU则隐含表示接收正确。状态反馈PDU由于不参与分段和串接操作,所以只能根据空口质量来在一帧数据包中携带反馈内容。而发送端则根据状态反馈PDU中的内容来决定是否进行RLC层的ARQ重传包的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8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母材的制造方法及光纤母材
- 下一篇:多孔介质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