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动调节式液粘调速离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8414.1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0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谢方伟;张先俊;崔建中;宣芮;盛刚;李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D35/00 | 分类号: | F16D3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调节 式液粘 调速 离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调速离合器,尤其是指一种手动调节式液粘调速离合器,特别适用于液体粘性传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背景技术
液体粘性传动是利用液体的粘性或剪切力传递动力的一种新型流体传动形式,简称液粘传动。液粘传动技术应用于调速离合器开发出了液粘调速离合器,通过改变摩擦片间油膜的厚度来控制传递转矩的大小,具有稳定性好、调速灵敏度高、可实现同步传动等优点,是实现机械设备节能降耗的有效手段。液粘调速离合器可以实现机械设备的无级调速和软启动,在风机、水泵和带式输送机等大功率机械设备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液粘传动技术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在试验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原因是缺少操作方便、结构合理、易于检测的试验装置。中国矿业大学谢方伟于2010年12月在《温度场及变形界面对液粘传动特性影响规律的研究》一书的第109-110页,公开了一种液粘实验装置,该装置由输入和输出部分组成,输入部分包括主动片和输入轴等,轴向固定不动;输出部分包括被动片和输出轴等,可以轴向移动;主动片和被动片之间油膜的厚度靠外部液压系统驱动;该实验装置的缺点是液压驱动时有波动,导致油膜的厚度不稳定,使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浙江大学黄家海于2011年4月在《液粘调速离合器流体剪切传动机理研究》一书的第106-108页,公开了一种手动调节式液粘调速离合器,依靠输入轴上的锁紧螺母和固定螺钉手动调节主、被动片间的距离,但是每次调整必须拆开箱体,调整完毕后,再进行箱体的安装,存在操作不便、费时费力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操作简便、稳定性好和精度高的手动调节式液粘调速离合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手动调节式液粘调速离合器,包括钢筒、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所述钢筒包括两个缸底,所述两个缸底之间密封连接有第一支撑盘和第二支撑盘。
所述输入装置包括输入轴和第一支撑套,所述第一支撑套密封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盘上,所述输入轴位于在所述第一支撑套内,所述输入轴位于所述钢筒内腔的轴端面上设有第一端盘,所述第一端盘上固定有主动片,所述第一支撑套上开有进油口,所述输入轴上开有输油孔。
所述输出装置包括输出轴和第二支撑套,所述第二支撑套密封固定在所述第二支撑盘上,所述调整套内固定有支撑套筒,所述输出轴位于在所述支撑套筒内,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钢筒内腔的轴端面上设有第二端盘,所述第二端盘上固定有从动片;所述第二支撑套内部螺纹连接有调整套,第二支撑套内圆加工有精细内螺纹,调整套外圆加工有精细外螺纹,两者螺纹配合;第二支撑套上螺纹安装有三个锁紧螺栓,且三个锁紧螺栓呈120°周向均匀布置,可以锁紧手动调节部分,使手动调节部分在周向和轴向固定不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主动片与第一端盘之间、被动片与第二端盘之间均通过螺钉连接,方便试验时更换各种类型的摩擦片,省时省力;输入轴和输出轴分别位于第一支撑套和第二支撑套内,可以牢牢固定并防止其沿着轴向和径向窜动;第一支撑套上开有进油口,输入轴上开有输油孔,输油孔用来将所述进油口的工作油传送到所述主动片上;第二支撑套内部螺纹连接有调整套,第二支撑套内圆加工有精细内螺纹,调整套外圆加工有精细外螺纹,两者螺纹配合,通过手动调节调整套,可以从外部调节主动片和被动片之间的距离,操作方便、调整精度高;第二支撑套上螺纹安装有三个锁紧螺栓,且三个锁紧螺栓呈120°周向均匀布置,可以锁紧手动调节部分,使手动调节部分在周向和轴向固定不动,稳定性高。由此可知,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整精度高、稳定性高、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手调式液粘调速离合器装配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输入轴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输入轴结构剖面图。
图中:1、缸底;2、放油孔;3、第一支撑盘;4、第一支撑套;5、端盖;6、输入轴;7、29、骨架油封;8、26、锁紧螺母;9、O型密封圈;10、第一圆锥滚子轴承;11、第一轴承套;12、径向输油孔;13、第一端盘;14、进油口;15、主动片;16、被动片;17、轴向输油孔;18、第二端盘;19、第二支撑盘;20、第二支撑套;21、回油孔;22、锁紧螺栓;23、调整套;24、第二轴承套;25、输出轴;27、支撑套筒;28、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0、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84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鼓式制动器全塑轮缸的进油与放气结构
- 下一篇:滑动式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