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线插座组及网线插座的保护盖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48494.0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36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洲;余俊导;王麒程;张凯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线 插座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网线插座组及网线插座的保护盖,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防呆功能的网线插座组及网线插座的保护盖。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使用有线网络时需将网线接头插入电子装置的网线插座以传输网络信号。一般在电子装置上的网线插座为一体式的网线插座,随着电子装置(例如是笔记本电脑等)朝向薄型化发展,部分的网线插座由原先一体式的网线插座改为两截式的网线插座,也就是半截式的网线插座加上枢接于网线插座的保护盖的设计,以降低电子装置的整体厚度。当未有网线接头插入网线插座时,保护盖会收合至靠近网线插座的位置而减少厚度。
目前,市面上的网线插座主要是与RJ45接头对接,由于RJ45接头的尺寸较大,网线插座内的可插入空间较大,使用者可能会误将尺寸较小的非网线接头(例如是RJ11接头)插入网线插座。这会使得位于网线插座内的针脚被非网线接头挤压而退针或是变形。然而,目前在此类半截式的网线插座与保护盖的组合中,并未有防止使用者误将非网线接头插入网线插座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线插座组及网线插座的保护盖,其具有防呆设计,可有效防止非网线接头插入网线插座。
本发明的一种网线插座的保护盖,枢接于一网线插座。网线插座的保护盖包括一壳体及两弹片。壳体枢接于网线插座。各弹片包括一固定部、一延伸臂、一挡止部及一引导斜面。两固定部分别固定于壳体两侧,两延伸臂分别连接于两固定部。两挡止部与两引导斜面分别位于两延伸臂上,其中两引导斜面之间的距离大于两挡止部之间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挡止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一非网线接头的宽度,且两引导斜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非网线接头的宽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引导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一网线接头的宽度。
本发明的一种网线插座组,适于配置在一便携式电子装置上,网线插座组包括一具有多个针脚的网线插座以及一具有壳体与两防呆弹片的保护盖。保护盖枢接于网线插座。各弹片包括一固定部、一延伸臂、一挡止部及一引导斜面。两固定部分别固定于壳体两侧,两延伸臂分别连接于两固定部,且两挡止部与两引导斜面分别位于两延伸臂上。网线插座与保护盖共同围绕出一开口,且引导斜面与开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挡止部与开口之间的距离。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两弹片在两第二端部上分别具有两挡止部与两引导斜面,两挡止部之间的距离小于一非网线接头的宽度,且两引导斜面之间的距离大于非网线接头的宽度。当尺寸较小的非网线接头插入开口时只能接触到两挡止部,非网线接头会受到两挡止部限制而不能够继续进入网线插座,而达到防呆效果。此外,由于两引导斜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一网线接头的宽度,且引导斜面较挡止部更接近开口的设计。在网线接头进入容置空间的过程中,网线接头会接触且推挤两引导斜面,使得两引导斜面往远离这些针脚的方向让位,两挡止部随之让位,网线接头便能够插入网线插座。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网线插座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网线插座的保护盖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网线插座的弹片的示意图;
图4是非网线接头插入网线插座时与弹片的相对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A是网线接头插入网线插座时与弹片的相对位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B是图5A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O:开口;
R:退位空间;
S:容置空间;
10:网线插座;
12:针脚;
20:非网线接头;
30:网线接头;
40:便携式电子装置;
100:网线插座的保护盖;
110:壳体;
120:弹片;
122:固定部;
124:延伸臂;
124a:第一端部;
124b:第二端部;
126:引导斜面;
128:挡止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网线插座组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的网线插座组包括一网线插座10及枢接于网线插座10的一网线插座的保护盖100。此网线插座10与网线插座的保护盖100适于配置在一便携式电子装置40上。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40以笔记本电脑为例,但便携式电子装置40的种类并不以此为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8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维护电刷刷握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供电设备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