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电压检测装置和电池组管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8598.1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6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北原直树;泽柳友宏;池田祐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电压 检测 装置 电池组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针对将多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模块通过连接部件串联连接多个而形成的电池组检测各电池单元的电压的技术。
背景技术
例如,如专利文献1~3公开那样,有使多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模块多个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组。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电池模块之间的连接使用母线(bus bar)和导线等连接部件。并且,如专利文献4~6所公开那样,还有使多个电池单元串联连接而成的电池组。
从电池组的两极和电池单元之间分别延伸出电压检测端子。各电压检测端子的前端与设置于电池电压检测装置的电压检测部的各电压输入端子的前端连接。电压检测部经由各电压输入端子,测定各电压检测端子的电位差,根据该测定结果,检测各电池单元的电压。
在专利文献2~4中公开有准确检测电池组的各电池单元的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装置。
在专利文献2中,通过电阻分压电路将各电池单元的两侧的电压进行分压之后,在电压检测部检测。并且,将各电池模块的基准电位通过电阻分压电路的开关和二极管发送到电压检测部。而且,将取消由电阻分压电路的开关和二极管引起的电压下降的电压通过补偿电路的开关和二极管提示给电压检测部。
在专利文献3中,使电池模块彼此间通过保险丝串联连接。然后,电压检测部检测电池单元彼此间的连接点相对于保险丝一端的中间基准点的电压、和保险丝的另一端相对于中间基准点与电池模块的连接点的电压。并且,运算电路根据电压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运算1个或多个电池单元的电压和由保险丝引起的电压下降量,进且根据由保险丝引起的电压下降量校正电池单元的电压。
在专利文献4中,电压测定部经由电压检测端子测定各电池单元的电压。并且,接触电阻计算部计算在各电压检测端子中产生的接触电阻。然后,电压运算部使用电压测定部的测定结果和接触电阻计算部的计算结果,计算各电池单元的电压。
如专利文献5、6所公开那样,检测出的各电池单元的电压被输出到控制单元,用于进行充电控制和异常判定等。
在专利文献5中,控制装置计算各电池单元的电压中、最低电压与其它电压之间的电压差,根据将各电压差和预定值进行了比较的比较结果,开始或停止对各电池单元的充电。
在专利文献6中,不仅检测各电池单元的电压,而且还检测电池组的电压。具体地说,电压组检测电路经由与电池组的两极连接的电压检测端子,检测电池组的电压,将该检测结果输出到控制电路。然后,控制电路计算各电池单元的电压的合计,根据将该合计与电池组的电压进行了比较的比较结果,判断有无异常。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99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19977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7633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220344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8-19188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1-252809号公报
在使多个电池模块串联连接而构成电池组时,电池组的容量变大,而电池单元和电压检测端子的数目也变多。并且,1个电池电压检测装置的电压检测部中的电压输入端子的数目和电压检测能力方面有界限。因此,在构成电池组的电池模块和电池单元有多个的情况下,在1个电池电压检测装置中不能检测各电池单元的电压。
并且,构成电池组的电池模块和电池单元的数目根据电池组的用途等是各种各样的。因此,设计出的1个或多个电池模块中的电压检测端子的数目与已有的电池电压检测装置中的电压输入端子的数目有时不一致。在该情况下,为了针对1个或多个电池模块使端子数目匹配而开发出电池电压检测装置,通用性变低。
而且,当通过母线等的连接部件连接电池模块彼此时,当电流流入连接部件时,产生电压下降。因此,有可能使用电压检测部不能准确检测各电池单元的电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高、可准确检测电池组的各电池单元的电压的电池电压检测装置和电池组管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汽车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85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