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保健紫云英花茶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8722.4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9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薛卫昌;程敬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中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31520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紫云英 花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茶深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硒保健紫云英花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云英,又名红花草,豆科黄芪属,长期以来紫云英在我国南方主要作为绿肥和牧草用,在我国农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紫云英全草可入药,具有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之功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药大辞典》载 :红花菜,微甘、辛、平,具清热解毒、祛风明目、凉血止血功效 ;主治咽喉肿痛,风痰咳嗽,目赤肿痛,齿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疔疮,带状疱疹,痔疮,外伤出血等。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的各种生物学功能逐渐被科学家发现,而引起人们的重视,硒能直接参与核酸和酶的合成和代谢,硒能降低脑血管发病率,减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充足的硒对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证实紫云英能够富集土壤中的硒,紫云英能够从根部吸收硒,然后运送到地上部分各器官,经过一些的生理生化反应,将吸收的无机硒转化为生物利用率高而且毒性低的有机硒。紫云英又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我国民间利用紫云英嫩梢做菜的历史悠久,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味道爽口,兼具一定的保健作用。目前市场上紫云英相关的产品主要为紫云英蜂蜜,而有关富硒紫云英花茶尚未见到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富硒保健紫云英花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制成的富硒保健茶,有机硒含量在80%以上,具有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的功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富硒保健紫云英花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紫云英花:茉莉花:红枣=6~8.5 : 1~3.5 :0.5。
一种富硒保健紫云英花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摘取富硒的紫云英花蕾;
(2)将富硒的紫云英花蕾置于常温环境下自然脱水,然后通过制茶机制成干茶;
(3)将步骤(2)中制成的干茶,加入茉莉花和红枣,并以紫云英花:茉莉花:红枣=6~8.5 : 1~3.5 :0.5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
(4)将所述步骤(3)混合后的干茶,经过超微粉碎机碎为粒径120~150目的茶粉;
(5)将所述步骤(4)中的茶粉制成茶包即可。
上述步骤(1)中摘取的紫云英花蕾为生长至初期的花蕾。
上述步骤(2)中常温环境的温度为25~35℃。
上述步骤(2)中花蕾自然脱水的水分流失至60%~70%左右,再通过制茶机制成干茶。
上述步骤(2)制茶过程中温度不得高于1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富硒保健紫云英花茶中的富硒含量可以达到50~6000mg/kg,其中有机硒含量≥80%,主要以硒代蛋氨酸、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胱氨酸的形式存在,是一种良好的补硒产品,同时又具有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等功效。采用硒集聚植物紫云英,充分利用富硒水稻生产过程流失的硒肥,减少生产过程中环境对硒的污染,同时采摘后的紫云英,经过还田又能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的循环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1)摘取生长至初花期的富硒的紫云英花蕾;
(2)富硒的紫云英花蕾置于25℃下阴凉自然脱落,茶叶中的水分流失至60%左右,然后通过制茶机制成干茶;
(3)将步骤(2)中制成的干茶,加入茉莉花和红枣,并以紫云英花:茉莉花:红枣=6 : 1 :0.5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
(4)将所述步骤(3)混合后的干茶,经过超微粉碎机粉碎为粒径120目的茶粉;
(5)将所述步骤(4)中的茶粉制成茶包即可。
实施例2
(1)摘取生长至初花期的富硒的紫云英花蕾;
(2)富硒的紫云英花蕾置于35℃下阴凉自然脱落,茶叶中的水分流失至70%左右,然后通过制茶机制成干茶;
(3)将步骤(2)中制成的干茶,加入茉莉花和红枣,并以紫云英花:茉莉花:红枣=8.5 : 3.5 :0.5的重量比进行混合均匀;
(4)将所述步骤(3)混合后的干茶,经过超微粉碎机粉碎为粒径150目的茶粉;
(5)将所述步骤(4)中的茶粉制成茶包即可。
实施例3
(1)摘取生长至初花期的富硒的紫云英花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中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中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8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排钉
- 下一篇:一种肥肠粉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