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引流的创面覆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8924.9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陶聪;左衍海;陶晓丽;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晓丽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引流 创面 覆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
背景技术
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医院的Fleischmann医学博士在1993年首先提出。1994年,国内开始引进,而后逐渐在临床推广,疗效显著。
目前所载的文献报道中出现与这一方法有关的名词有:负压创面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封闭负压辅助闭合(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真空辅助闭合(vacuum sealing closure,VSC)、表浅负压法(topical negative pressure,TNP)、吸引创面闭合疗法(suction wound closure therapy,SWCT)、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等。
创面负压封闭引流设备的主要由创面填充敷料、密封塑料膜、引流管路及负压发生装置等组成。目前临床使用的创面填充敷料主要是医用海绵,使用过程中有如下不足:海绵内置引流管路多为回形或线形,当海绵根据创面形状裁剪后导致引流管路中断影响引流效果;引流管路往往仅包含负压引流管,无冲洗管,发生堵管的概率较大;医护人员密封操作费时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创面填充敷料中引流管路堵管率高、密封不方便的问题。
为了克服使用现有的创面填充敷料引流管路堵管率高、密封不方便的不足,本专利提供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应用该创面覆盖装置可以降低引流管路堵管的发生概率、便于密封。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负压封闭引流用创面覆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泡沫状结构(1)、盖板(2)、第一负压管(3)、第二负压管(4)、第一冲洗管(5)、第二冲洗管(6)、多孔连接装置(7)和密封膜(8);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直接贴敷在创面上,盖板(2)覆盖在多孔泡沫状结构(1)上表面,所述第二负压管(4)、第二冲洗管(6)和多孔连接装置(7)置于所述盖板(2)上表面与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下表面之间,所述第一负压管(3)、第一冲洗管(5)一端位于所述盖板(2)上表面与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下表面之间,另一端穿出所述盖板(2)上表面,所述密封膜(8)贴敷于盖板(2)周缘和附近皮肤,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位于由盖板(2)、密封膜(8)和体表围成的密闭空腔内,
其中,所述盖板(2)设有负压孔(2-1)和冲洗孔(2-2),所述第二负压管(4)和第二冲洗管(6)的管壁设有侧孔(9),所述多孔连接装置(7)的管壁设有第一接口(7-1)、第二接口(7-2)和侧孔(9)。
本发明中所述多孔泡沫状结构(1)优先采用医用海绵。
本发明中优先采用下述的多孔连接装置(7),所述多孔连接装置(7)呈空心球体结构,球体壁设有侧孔(9),球体壁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接口(7-1),球体壁的侧壁设有放射状分布的第二接口(7-2),所述第二负压管(4)和第二冲洗管(6)的一端与多孔连接装置(7)的第二接口(7-2)相连,所述第二负压管(4)和第二冲洗管(6)的另一端游离,呈放射状排列,所述第一负压管(3)和第一冲洗管(5)的一端穿出盖板(2)上表面,所述第一负压管(3)和第一冲洗管(5)的另一端与多孔连接装置(7)的第一接口(7-1)相连。
本发明中优先采用下述的盖板(2),所述盖板(2)的中心设有负压孔(2-1)、冲洗孔(2-2),所述负压孔(2-1)和冲洗孔(2-2)的间距与第一负压管(3)和第一冲洗管(5)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一负压管(3)穿过并密封负压孔(2-1),所述第一冲洗管(5)穿过并密封冲洗孔(2-2)。
为了使得根据伤口形状裁剪多孔泡沫状结构(1)后不影响引流管路,本发明所述的第二负压管(4)、第二冲洗管(6)呈放射状排列。
为了使得多孔泡沫状结构(1)发生堵塞的概率降低,本发明设有所述第一负压管(3)、第二负压管(4)、第一冲洗管(5)、第二冲洗管(6)两套管路。所述第二负压管(4)和第二冲洗管(6)的管壁设有侧孔(9)。
本发明的一种便于引流的创面覆盖装置的各个零部件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创面解剖位置、大小等组装。
在使用时为了使得本发明更好地适配创面形状,多孔泡沫状结构(1)、盖板(2)、第一负压管(3)、第二负压管(4)、第一冲洗管(5)、第二冲洗管(6)和多孔连接装置(7)和密封膜(8)的可塑性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晓丽,未经陶晓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89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性粒子链
- 下一篇:互连结构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