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法赤泥堆场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9200.6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琼;吴亮亮;张华;张望;周连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3/00;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4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法赤泥 堆场 生态 修复 方法 | ||
1.一种烧结法赤泥堆场边坡的生态修复方法,包括步骤:
(1)整理坡面:清除坡面表面风化层,适度平整坡面,保证基材和坡面能紧密结合;
(2)铺设复合隔离层:在步骤(1)后铺设复合隔离层,并采用锚杆方式固定在坡面上,所述复合隔离层包含下层的土壤改良层和上层的钠基膨润土防水毯;
(3)铺设生态棒:在步骤(2)铺设的复合隔离层上铺设生态棒,并采用锚杆方式固定;
(4)铺设双向土工格栅:步骤(3)后铺设双向土工格栅,并采用锚杆方式固定;
(5)基材层的喷射:步骤(4)后喷射基材层,使喷播基材覆盖整个生态棒和双向土工格栅的外表面;
(6)种子层的喷射:待步骤(5)喷射的基材层基本凝固后,进行种子层的喷射,使种子层覆盖整个基材层;
(7)铺设保护层:步骤(6)后铺保护层,使保护层覆盖整个种子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土壤改良层的厚度为2~3cm,所述土壤改良层包括壤土、固体有机废弃物和粘合剂;所述固体有机废弃物为蘑菇渣、糠醛渣、草木灰、葡萄粕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壤土与固体有机废弃物的体积比为(3~5):(5~7),所述粘合剂的用量为10~15g/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生态棒铺设的纵向间距为1.5~2.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基材层喷射厚度为8~1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种子层喷射厚度为3~4cm。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包括以下成分:绿化基质、壤土、保水剂和粘合剂;其中绿化基质与壤土的体积比为(2~3):(7~8),其他组分均以单位面积来确定用量,具体为粘合剂10~15g/m2、保水剂15~20g/m2。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层包括以下成分:绿化基质、壤土、保水剂、粘合剂和植物种子;其中绿化基质与壤土按照体积比为(3~4):(6~7),其他组分均以单位面积来确定用量,具体为粘合剂8~12g/m2、保水剂13~18g/m2、植物种子15~20g/m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基质为牛粪和秸秆发酵所得。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是由水稻秸秆为原料编织成的草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未经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920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置厨房刀具的两用刀架
- 下一篇:交换机网络管理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