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及风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9331.4 | 申请日: | 2014-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1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钟凌;曹皇亲;吕慧;曹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逢京喜;吴兰柱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空调 风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空调中的零部件,特别是一种风门及风门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装置要实现吹面、吹脚、除霜等模式调节,风门是目前主要的调节机构,通过风门的运动和阻挡,引导空调箱内的空气流动,实现上述的风向调节。
源于高端轻型卡车对驾驶舒适性需求,空调的调节功能应该更加符合使用者的意愿。
传统卡车风门结构由风门本体和密封海绵组成,风门本体材料为PP-ps40,海绵材料为聚醚发泡(PU)发泡海绵,海绵通过胶水粘贴的方式固定在风门本体上。
现有风门结构存在下述缺陷:
可靠性较差,长时间在冷暖的空调箱环境下,海绵容易脱落。
密封不良,易透风。当控制器拉丝行程偏小或旋钮未旋到档位时,风门的转动角度会偏小导致风门压紧力偏小,海绵的压缩量可能小于50%,导致风门处漏风。
海绵材质本身透风,由于成本问题,目前密封海绵材料多选用聚醚发泡海绵,该海绵材料为开孔型,成本低,易透风。
海绵长期在空调箱内潮湿环境里,容易发霉、产生异味,影响驾驶室内空气质量。
模式风门连杆的控制机构较为复杂,需要对几个风门进行联动控制,控制精度要求较高,容易导致漏风。该结构吹面、吹脚、除霜风门是独立的三个连杆进行联动控制,这就给转盘中导轨的设计增加了难度,轨迹稍有偏差就会导致风门卡滞、压紧力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更好、密封可靠性更高且能够减少空调箱自身所造成的异味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二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优化、减少风门卡滞现象发生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机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包括:
风门本体,其为内部中空的扇形体;
转轴,其安装在所述风门本体的中心处,所述风门本体可绕所述转轴旋转。
优选地,所述风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边框。
优选地,所述风门本体的材料为聚丙烯,通过模具注塑成型。
优选地,所述边框的材料为三元乙丙橡胶,所述边框通过在所述风门本体上二次注塑的方式形成并与所述风门本体连成一体。
优选地,所述风门本体和转轴之间设置有多根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转轴为金属材料。
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机构,其安装有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
优选地,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机构,包括:
转盘,其上设置有两个导向槽;
凸轮盘,其一端插入所述导向槽中,另一端与所述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中的转轴插接;
当所述转盘转动时,所述导向槽带动所述凸轮盘转动,从而实现所述风门的转动。
优选地,所述转盘的材料为聚丙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风门与壳体的配合精度更高,密封效果好,使用海绵密封的风门漏风量在5%~10%,而使用三元乙丙橡胶(EPDM)二次注塑密封的风门漏风量可以控制在3%以内。
风门密封通过二次注塑成型,密封橡胶和风门本体连接不容易脱落,可靠性好。
EPDM橡胶发霉、异味的现象可以得到优化,驾驶舒适性好。
风门机构得到简化,减少风门卡滞现象的发生,风门调节旋钮的控制力更均匀,操纵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机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机构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和风门机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和风门机构吹面模式时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和风门机构吹面模式过渡到吹面吹脚模式时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和风门机构吹面吹脚模式过渡到吹脚模式时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和风门机构吹脚模式过渡到吹脚除霜模式时状态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汽车空调箱的风门和风门机构吹脚除霜模式过渡到除霜模式时状态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风门本体1、转轴2、边框3、加强筋4、转盘5、凸轮盘6。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93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丰字形非平衡翅片式电热板及升温加湿装置
- 下一篇:自然蒸发式空气加湿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