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人脸变化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9579.0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1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邓擎琼;周明全;江海燕;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18 | 代理人: | 牛峥,王丽琴 |
地址: | 10087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变化 模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模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人脸变化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老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随着年龄增长以及体重的变化,人脸面貌会产生很大的变化。人脸老化过程的模拟是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在人脸识别、人机交互、刑侦、娱乐、特技和医学等行业都有着广泛的需求与应用。但由于老化机理复杂、老化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获得纯度高的老化数据、老化过程存在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等,人脸老化的研究面临诸多挑战。
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人脸老化过程模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许多算法。根据人脸数据维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二维人脸老化模拟和三维人脸老化模拟。目前大部分工作主要集中在二维老化模拟方面。
二维人脸老化模拟主要有两类方法:基于原型的人脸老化算法以及基于函数的人脸老化算法。基于原型的方法是根据年龄段对人脸进行分类,并建立每一个年龄段的平均人脸,即人脸原型,然后以原型之间的差异作为年龄变化。如Burt等人通过漫画技术将不同原型间形状和纹理的差别融合到源图像中,以实现年龄变换。Gandhi等人采用SVM(Support Vector Machine,支持向量机)来对人脸图像进行自动年龄估计,并结合原型和IBSDT(Image-based Surface Detail Transfer,基于图像的表面细节变换)技术实现人脸的年龄变换。基于函数的方法通常采用一个函数描述人脸图像或人脸参数(特征向量)与年龄之间的关系。例如采用二次函数、支持向量回归、核平滑、隐式函数、映射函数等。基于函数的方法,其模拟精度直接由函数决定,而准确度高的函数依赖于有时间序列的大样本的采集。国外的学者己建立了较大容量的人脸衰老数据库,但它只适合于西方人,并不适应于中国人。
二维老化数据较易采集,相比之下,三维老化数据却很难获得,因为很难跟踪同一个人并采集此人随年龄变化的三维人脸模型,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公开的三维人脸老化数据库。因此,虽然三维人脸相比于二维人脸包含更多的信息,更适合获取人脸老化模式,但三维人脸老化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三维人脸老化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基于不同人的三维人脸扫描数据,一般先对三维人脸模型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然后建立年龄估计函数,即建立年龄与PCA系数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此函数的梯度获得人脸老化轨迹,即获得当年龄变化时引起的最小的人脸形状的变化。但这种方法没有剔除不同样本的影响,因此不能保证这最小的形状变化完全由年龄变化引起。第二种方法是基于物理的方法。该方法通常从人的生理解剖结构出发,建立人脸物理模型,然后对老化进行模拟。如Wu等人建立了具有肌肉层、脂肪层和表皮层结构的人脸物理模型,通过一系列参数的调整实现人脸皱纹的生成以及衰老的效果。虽然理论上基于物理的方法能得到更符合生理学和解剖学知识的结果,但它需要对人脸解剖学知识进行三维建模,且其衰老模型较为复杂,计算量大,实时性差。
此外,在老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体重的变化,随着胖瘦变化,脸蛋也会因此变圆润或消瘦。而且胖瘦会影响衰老特征,如胖的人比瘦的人皱纹要形成得晚,而现有的算法都无法正确体现这样的变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三维人脸变化模拟方法,在缺乏三维人脸老化数据的情况下从不同人的数据中挖掘出人脸老化及胖瘦的变化规律,并根据该变化规律对人脸老化及胖瘦变化现象进行模拟,以获得因年龄增长和体重变化带来的人体外貌上的变化。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三维人脸变化模拟方法,包括:
构建三维颅面数据库;
颅面模型规格化;
提取人脸老化及胖瘦变化规律;
人脸老化及胖瘦变化模拟。
进一步,所述三维颅面数据库包括至少1个人脸样本,每个人脸样本均具有颅面模型以及人脸样本所对应的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和性别。
进一步,所述颅面模型包括三维颅骨模型和三维人脸模型。
进一步,所述人脸样本的获取包括:
通过多探测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仪获取活体样本的颅面CT数据,从颅面CT数据中重构出人脸的三维颅骨模型和三维人脸模型。
进一步,所述人脸样本的获取过程包括:
采用索贝尔Sobel算子模型从滤噪处理后的CT切片图像中提取颅骨的边缘;
通过对颅骨边缘进行圆形扫描得到颅骨的初始外轮廓,即从图像中心向图像边界点一一发射一条射线,对每一条射线,求得与该射线相交并同时距离图像中心最远的颅骨边缘点,这些点就构成了颅骨的初始外轮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9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