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铸用活塞气缸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9820.X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2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应悠汀;杜禹磊;李佩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30 | 分类号: | B22D17/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 活塞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铸成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铸用活塞气缸。
背景技术
压力铸造的实质是在高压作用下,使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型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型和凝固而获得铸件的方法,由于压力铸造的活塞需要以极大的压力直接挤压液体金属,使得活塞寿命缩短,在真空压力铸造时气密性下降,且存在金属液溅出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铸用活塞气缸,通过设计锥状活塞前端,有效减少金属液溅出;通过设计3环密封环,保证活塞的气密性,提高使用寿命;气缸外侧设置有隔热瓦和加热期间,实现对液态金属的保温;具有可靠性高、气密性好、使用寿命长、保温性好、零件替换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同时在压力铸造行业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铸用活塞气缸,包括:活塞、活塞杆和气缸,所述活塞后端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与活塞杆设置在气缸内,所述气缸后侧上端开设有注料口。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缸外侧设置有保温瓦,所述气缸与保温瓦中间设置有加热装置。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为阶梯杆,活塞杆前端设置有螺纹。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后端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后设置有螺纹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前端设置为锥状,所述锥状夹角为110°。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活塞前端设置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有3组,呈等间距分布,密封环为铜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压铸用活塞气缸通过设计锥状活塞前端,有效减少金属液溅出;通过设计3环密封环,保证活塞的气密性,提高使用寿命;气缸外侧设置有隔热瓦和加热期间,实现对液态金属的保温;具有可靠性高、气密性好、使用寿命长、保温性好、零件替换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同时在压力铸造行业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压铸用活塞气缸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活塞,2、活塞杆,3、气缸,4、保温瓦,5、加热装置,6、密封环,7、注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压铸用活塞气缸,包括:活塞1、活塞杆2和气缸3,所述活塞1后端设置有活塞杆2,所述活塞1与活塞杆2设置在气缸内3,所述气缸3后侧上端开设有注料口7。
所述气缸3外侧设置有保温瓦4,所述气缸3与保温瓦4中间设置有加热装置5,提供良好的隔热和保温能力,保证金属液的流动性。
所述活塞杆2为阶梯杆,活塞杆2前端设置有螺纹,保证活塞与活塞杆的可靠连接。
所述活塞1后端设置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后设置有螺纹孔,方便与活塞杆连接。
所述活塞1前端设置为锥状,所述锥状夹角为110°,减少压铸时金属液溅出,提高安全性。
所述活塞1前端设置有密封环6,所述密封环6设置有3组,呈等间距分布,密封环6为铜质,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保证在长时间使用下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压铸用活塞气缸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设计锥状活塞前端,有效减少金属液溅出;
二、通过设计3环密封环,保证活塞的气密性,提高使用寿命;
三、气缸外侧设置有隔热瓦和加热期间,实现对液态金属的保温;
四、相比现有设计,本发明具有可靠性高、气密性好、使用寿命长、保温性好、零件替换方便,价格低廉等优点,同时在压力铸造行业有着广泛的市场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众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98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罩门锁
- 下一篇:一种含有改性纳米粉的胶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