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钥匙、防盗系统及方法、安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0379.7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32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雷存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移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G08B1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吕一旻 |
地址: | 201103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钥匙 防盗 系统 方法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防系统和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钥匙、防盗系统及方法、安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入室盗窃的案件仍高居不下,而随着盗窃者的专业程度越来越高,使得这类案件的侦查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给受害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阴影。传统的机械锁拥有悠久的历史,目前使用也最广泛,但是机械钥匙的破解已变得相当容易。目前市场上已有各类防盗门出现,但是这些防盗门主要是通过加强锁芯复杂程度、增加电子发声装置惊退盗窃者等方式,以尽量使盗窃者无法破解、知难而退。这种想法固然是好,但是却无法阻止盗窃者采用暴力强行破坏门锁和防盗门。
再者,现有的报警装置无法及时有效地将盗窃情况反馈至相关部门,致使盗窃案件的线索难以追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防盗装置的结构复杂、但仍然难以规避盗窃者采用暴力手段破坏防盗设施、报警装置不能及时记录并反映盗窃情况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子钥匙、防盗系统及方法、安全系统,能够实时记录防盗信息,并且在盗窃行为发生时能够将实时画面上传至指定设备,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精准的资料,同时电子钥匙和系统也无需设置成复杂的结构。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电子钥匙,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MCU(微处理单元)、一触发装置和一发送装置,其中,
该触发装置用于接收用户的指令以启用该MCU和该发送装置;
该MCU用于记录该电子钥匙的身份信息以及控制该发送装置向外部的防盗系统发送该身份信息。
该电子钥匙除了传统钥匙的功能之外,还有身份信息发送的功能,这样防盗系统就能通过身份信息来判断电子钥匙的合法性,从而判断开、关门事件的合法性,由此来提高防盗安全指数。
优选地,该发送装置为2.4GHz无线通信装置。该电子钥匙使用2.4GHZ无线信号进行通讯,以实现自动识别功能,并配有可充电的微型纽扣电池。相对于其他发明中采用的RFID(射频识别)方案,本发明采用的方案具有明显的体积优势,便于主人随身携带,同时不会引起盗窃者的注意,使盗窃者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传统钥匙。
优选地,该身份信息包括引导码和表示身份的密码信息。通过该表示身份的密码信息,可以将电子钥匙和防盗系统相互匹配,这样就能进一步保证安全,同时也不会造成误操作。该引导码用于区别该电子钥匙和外部无线通信设备,其中这里所说的外部无线通信设备的无线通信功能并非用于身份的识别。也就是说,引导码的作用是区别于其他无线设备例如2.4G无线设备(非电子钥匙)的一种验证码,其实也相当于是一种密码。采用本发明所述结构的所有的电子钥匙的引导码相同,但是密码信息不同,因此可以区分不同用户的电子钥匙;而非本发明所述的2.4G无线设备则由于引导码不同,则不用对比密码信息就可以区分。与该电子钥匙配合使用的防盗系统首先会判断收到的引导码是否正确,若引导码不正确,说明接收到的是其他的无线通信设备发出的信息,并非是本发明的电子钥匙发出的身份验证信息,则丢弃收到的数据;若引导码正确而密码信息不对,说明是其他用户的电子钥匙发出的信息,也会丢弃收到的数据;若引导码和密码信息都正确,防盗系统才认为是合法的电子钥匙,因此会将标志位置位,当此时发生开门事件时,认为该事件合法。
优选地,该电子钥匙还包括一电源,该电源用于为该MCU和该发送装置供电;
较佳地,该电源为可充电电源;更佳地,该电子钥匙包括手柄和钥匙主体,该钥匙手柄中设置有一金属探头作为该可充电电源的充电输入端;更佳地,该触发装置为一按键,该按键设置于该手柄中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盗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锁舌状态监测装置、一接收装置、一控制装置和一告警装置,其中,
该锁舌状态监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防盗门的门锁的锁舌的状态;
该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电子钥匙的身份信息;
该控制装置用于判断该身份信息是否合法,并在合法时配置并记录一合法标志位,在不合法时丢弃该身份信息,以及用于在锁舌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判断该合法标志位是否存在,若是,记录开、关门事件为合法事件;若否,记录开、关门事件为非法事件并启用该告警装置;
该告警装置用于生成告警信息并采用该告警信息实现本地告警和/或远程告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移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移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0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