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回收污油的净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0674.2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8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樊洺僖;闫晓利;冯奇国;景岗;郝新宇;孙根行;孙绪博;路建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永坪炼油厂;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7208***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炼油 污水处理 系统 回收 净化 工艺 | ||
1.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回收污油的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硫酸铝溶液与污油按体积比1∶1.5~2.0混合均匀,恒温静置分离12~24h,分出烃类物之后,剩余的部分,即非烃类物、硫酸铝溶液、固体杂物通过离心分离,离心机重力因子1500~4500,时间5~60s,烃类物回收率>85%,非烃类物小于原污油体积的50%,固体杂物体积为5~10%,硫酸铝溶液体积为原体积的110~130%,净化剂分离液沉降后取上层清液,用于下一批次的污油净化;
所述的硫酸铝溶液为净化剂溶液,Al2(SO4)3质量分数为0.5~2.0%,pH值2~5;
所述的污油质量分数含烃类物10~30%、非烃类物10~30%、固体杂质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回收污油的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硫酸铝溶液与污油按体积比1∶1.5混合均匀,恒温静置分离12h,分出烃类物之后,剩余的部分,即非烃类物、硫酸铝溶液、固体杂物通过离心分离,离心机重力因子1500,时间60s,烃类物回收率为89%,非烃类物小于原污油体积的48%,固体杂物体积为5%,硫酸铝溶液体积为原体积的130%,净化剂分离液沉降后取上层清液,用于下一批次的污油净化;
所述的硫酸铝溶液为净化剂溶液,Al2(SO4)3质量分数为0.5%,pH值2;
所述的污油质量分数含烃类物10%、非烃类物30%、固体杂质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回收污油的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硫酸铝溶液与污油按体积比1∶1.7混合均匀,恒温静置分离16h,分出烃类物之后,剩余的部分,即非烃类物、硫酸铝溶液、固体杂物通过离心分离,离心机重力因子2000,时间40s,烃类物回收率为92%,非烃类物小于原污油体积的45%,固体杂物体积为7%,硫酸铝溶液体积为原体积的120%,净化剂分离液沉降后取上层清液,用于下一批次的污油净化;
所述的硫酸铝溶液为净化剂溶液,Al2(SO4)3质量分数为1.0%,pH值3;
所述的污油质量分数含烃类物15%、非烃类物30%、固体杂质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回收污油的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硫酸铝溶液与污油按体积比1∶1.8混合均匀,恒温静置分离20h,分出烃类物之后,剩余的部分,即非烃类物、硫酸铝溶液、固体杂物通过离心分离,离心机重力因子3000,时间30s,烃类物回收率为95%,非烃类物小于原污油体积的49%,固体杂物体积为8%,硫酸铝溶液体积为原体积的115%,净化剂分离液沉降后取上层清液,用于下一批次的污油净化;
所述的硫酸铝溶液为净化剂溶液,Al2(SO4)3质量分数为1.5%,pH值4;
所述的污油质量分数含烃类物25%、非烃类物25%、固体杂质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回收污油的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硫酸铝溶液与污油按体积比1∶2.0混合均匀,恒温静置分离24h,分出烃类物之后,剩余的部分,即非烃类物、硫酸铝溶液、固体杂物通过离心分离,离心机重力因子4500,时间5s,烃类物回收率为90%,非烃类物小于原污油体积的45%,固体杂物体积为10%,硫酸铝溶液体积为原体积的110%,净化剂分离液沉降后取上层清液,用于下一批次的污油净化;
所述的硫酸铝溶液为净化剂溶液,Al2(SO4)3质量分数为2.0%,pH值5;
所述的污油质量分数含烃类物30%、非烃类物25%、固体杂质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永坪炼油厂;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永坪炼油厂;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067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