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与聚苯硫醚热性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0787.2 | 申请日: | 2014-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2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汤铁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8 | 分类号: | B32B15/08;B32B37/10;C23F17/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4 | 代理人: | 杨树民 |
地址: | 52366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聚苯硫醚热性 树脂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铝合金与聚苯硫醚热性树脂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材料由铝合金构件与聚苯硫醚热性树脂两部分组成,通过对铝合金构件表面先后进行的表面前处理、强碱蚀刻处理,成膜处理和微孔扩容处理,然后在铝合金构件具有扩容微孔的表面进行聚苯硫醚热性树脂涂覆压合处理,结合成为一体的铝塑复合材料。
2.一种铝合金与聚苯硫醚热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铝合金构件按照常规工艺进行表面前处理,工艺过程包括:除油、双联水洗、中和、双联水洗;
步骤二、强碱蚀刻处理,工艺过程包括:碱蚀、双联水洗、中和、双联水洗;工艺流程及相关参数:
其中,碱蚀药液采用纯度为98%的氢氧化钠,液体浓度为50~70(g/L),温度为50~70℃,浸泡时间为10~30秒;
中和液体浓度为200~300(g/L)的除灰剂,常温,时间为5~10秒;
其余工艺过程为常规方式,将铝合金构件表面碱蚀成微孔密布的表面;
步骤三、微孔扩容处理,工艺过程包括:成膜处理E1、三联水洗、清洗处理E2、结合处理E3、清洗处理E4;工艺流程及相关参数:
其中,成膜处理E1药液采用浓度为180~220(g/L)的磷酸成膜剂,温度为18~22℃,浸泡时间为480~600秒;
清洗处理E2和E4药液采用浓度为1.0~3.0(g/L)的磷酸钾清洗剂,常温,浸泡时间为60~120秒;
对铝合金构件碱蚀成致密微孔的表面进行成膜处理,形成一连续无孔、厚度为0.01~0.015μm的薄膜阻挡层,成膜处理E1的处理电压:直流电压20±1V,480~600秒;
结合处理E3药液采用浓度为1.6~2.6(g/L)的醋酸钾结合剂,常温,浸泡时间为60~120秒;
将具有致密微孔的铝合金构件进行浸泡处理,使薄膜阻挡层下面的致密微孔产生扩大效果,形成吸附纳米级聚苯硫醚热性树脂孔洞;
其余工艺过程为常规方式;
步骤四、涂附处理E5,工艺过程包括:涂附处理E5、单水洗、双联水洗、热水洗;
其中,涂附处理E5药液采用浓度为3.0~5.0(g/L),比例为1:1的碳酸钾与碳酸氢钾混合溶液涂敷剂,常温,浸泡时间为60~120秒;
其余工艺过程为常规方式,采用纯水进行;
步骤五,烘干处理,装入烘干炉,温度为:50~70℃,烘干时间为:10~15分钟;
步骤六,树脂涂覆压合处理,将纳米级聚苯硫醚热性树脂在250~300℃下进行溶解,时间为5~25分钟,然后在成型模具中于铝合金构件指定部位表面涂覆压合成形纳米级聚苯硫醚热性树脂,模温控制在100~130℃,纳米级聚苯硫醚热性树脂厚度为0.4~1.0mm,最终得到铝合金与聚苯硫醚热性树脂结合为一体的铝塑复合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与聚苯硫醚热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构件与聚苯硫醚热性树脂结合的指定部位表面为铝合金构件的整体表面,或者结合的指定部位表面为铝合金构件的局部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07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监播异步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矿用以太网可配置级联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