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1026.9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8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钟杰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发光二极管 电路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动态重置电位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显示技术的发展,平面显示器已广泛地被使用在日常生活当中。其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器更是因为其高画质、高对比且高反应速度的特性而较为受欢迎。
一般而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含数据驱动单元、扫描驱动单元以及多个显示单元。每一个显示单元包含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且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包含多个晶体管。
由于在制作晶体管时,经常会因为制造工艺变异的影响,导致不同的晶体管彼此间的临界电压(Vth)可能不尽相同,使得晶体管于操作时所产生的驱动电流亦有所差异。当驱动电流不同时,其造成各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亮度无法一致,进而导致显示器在显示影像时画面存有亮度不均匀(mura)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态样为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包含一储存单元、一第一晶体管、一耦合电容、一补偿单元、一输入单元、一开关单元及一有机发光二极管。该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一第二端及一控制端,该第一晶体管的控制端电性耦接至该储存单元,用以由该储存单元所储存的电压所驱动以自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产生一驱动电流。该耦合电容具有一电性耦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的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用以根据该耦合电容的第二端的电位变化及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的一第一电位,将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位由该第一电位转变至一第二电位。该补偿单元电性耦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及该储存单元,用以根据一第一扫描讯号提供一串联该第一晶体管及该补偿单元的电流路径使得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的电位自该第二电位转变至一第三电位。该输入单元用以根据一第二扫描讯号将一数据电压传送至该储存单元。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用以接收该驱动电流。该开关单元用以根据一发光讯号导通,使得该驱动电流经该开关单元传送至该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一态样为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驱动方法。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的驱动方法应用于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包含一具有相互电性耦接的一第一电容及一第二电容的储存单元、一第一晶体管电性耦接该储存单元、一耦合电容电性耦接该第一晶体管、一补偿单元电性耦接该第一晶体管及该耦合电容、一输入单元电性耦接该第一电容及该第二电容及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电性耦接该第二电容。该驱动方法包含:于一第二时段内,通过一第一扫描讯号驱动一第一重置单元及该补偿单元,提供一参考电压至该第一电容的一第一端,并通过该第一扫描讯号驱动该补偿单元,使该第一晶体管的一第二端与该第一电容的一第二端之间导通,并且根据该耦合电容的第二端的电位变化及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的一第一电位,将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位由该第一电位转变至一第二电位,再通过该补偿单元根据该第一扫描讯号提供一串联该第一晶体管及该补偿单元的电流路径使得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自该第二电位转变至一第三电位;于一第三时段内,通过一第二扫描讯号驱动该输入单元提供一数据电压给该第二电容的一第一端,通过该第二扫描讯号驱动该第二重置单元提供该参考电压该给该第二电容的一第二端;以及于一第四时段内,通过一发光讯号驱动一开关单元,使该第一晶体管所产生的一驱动电流经由该开关单元流入该有机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一态样为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路包含一储存单元、一第一晶体管、一耦合电容、一输入单元及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一晶体管电性耦接至该储存单元,用以由该储存单元所储存的电压所驱动以自该第一晶体管的一第二端产生一驱动电流。耦合电容电性耦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用以根据一控制讯号的电位变化及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使该第一晶体管的第二端的电位由一第一电位转变至一第二电位。输入单元用以根据一第二扫描讯号将一数据电压传送至该储存单元。有机发光二极管用以接收该驱动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10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成像传感器
- 下一篇:压电体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