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预测用户唤醒意图缩短移动终端唤醒时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1684.8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0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杨进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田子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预测 用户 唤醒 意图 缩短 移动 终端 时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预测用户唤醒意图缩短移动终端唤醒时间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一工作状态和一睡眠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具有一预唤醒状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传感器于移动终端处于睡眠状态时响应于符合触发条件的外部操作唤醒CPU;CPU判断被唤醒原因,若是由传感器响应外部操作而被唤醒,则执行步骤四;若不是,执行步骤三;CPU判断被唤醒原因,若是由唤醒模块唤醒,则执行步骤五;移动终端进入预唤醒状态,所述若干外围器件工作,屏幕不工作;唤醒模块响应于外部操作将移动终端唤醒,移动终端进入工作状态。它步骤简单,实现方便,用户体验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预测用户唤醒意图缩短移动终端唤醒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更低能耗以及维持更长的待机续航时间,移动终端一般具备一睡眠状态和一工作状态。移动终端于睡眠状态下,系统会关掉各个外围器件,DDR进入自刷新模式,CPU停止运行,当用户需要唤醒移动终端时,可通过短按电源键或其他方式以控制唤醒模块唤醒移动终端,使其进入工作状态。
现阶段,移动终端系统的外围器件,如摄像头、闪光灯、按键灯和麦克风等越来越多,在系统唤醒的过程中需要逐一开启各个外围器件,并且完成初始化动作,才能保证移动终端正常工作。由于开启各个外围器件、初始化的时间较长,所以当用户在按下唤醒键等动作后,需要等待较长时间系统才能就绪,做不到显示屏在短按电源键或其他方式唤醒移动终端后马上点亮,并进入工作状态,用户体验较差。
即使移动终端将各个外围器件并发进行唤醒,由于某些外围器件需要的初始化时间较长,也成为系统唤醒时间长的瓶颈。同时,并发唤醒的方式也对移动终端的硬件配置要求较高,适用面较为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预测用户唤醒意图缩短移动终端唤醒时间的方法。它步骤简单,实现方便,用户体验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通过预测用户唤醒意图缩短移动终端唤醒时间的方法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通过预测用户唤醒意图缩短移动终端唤醒时间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屏幕、一CPU、至少一传感器、一唤醒模块和若干外围器件,所述移动终端具有一工作状态和一睡眠状态,唤醒模块可响应于外部操作将移动终端从睡眠状态唤醒,以进入工作状态,当处于睡眠状态时,所述屏幕、CPU和若干外围器件不工作;当移动终端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屏幕、CPU和若干外围器件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具有一预唤醒状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传感器于移动终端处于睡眠状态时响应于符合触发条件的外部操作唤醒CPU;
步骤二:CPU判断被唤醒原因,若是由传感器响应外部操作而被唤醒,则执行步骤四;若不是,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CPU判断被唤醒原因,若是由唤醒模块唤醒,则执行步骤五;
步骤四:移动终端进入预唤醒状态,所述若干外围器件工作,屏幕不工作;
步骤五:唤醒模块响应于外部操作将移动终端唤醒,移动终端进入工作状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通过预测用户唤醒意图缩短移动终端唤醒时间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当所述传感器感应到符合触发条件的外部操作时,唤醒CPU,CPU判断为被传感器唤醒后,移动终端进入预唤醒状态,打开外围器件,并且完成初始化动作,在预唤醒状态下,用户仅需通过短按电源键或其他方式唤醒移动终端即可马上点亮屏幕,使移动终端进入工作状态;由于移动终端在预唤醒状态下已经完成了外围器件的初始化动作,故从用户唤醒移动终端的动作开始到移动终端点亮屏幕、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极短,经测试可低于100ms,基本达到实时级别,较传统的唤醒移动终端具有更快的唤醒速度,用户体验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16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