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双核离子型磷光铱配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1826.0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9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强;黄维;梁花;许文娟;刘淑娟;徐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5/00 | 分类号: | C07F15/00;C09K11/06;H01L51/54;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胡玲 |
地址: | 21002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离子 磷光 配合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双核离子型磷光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利用分子探针和荧光显微镜的组合,对细胞进行染色、成像是现今较为高效又简便的细胞检测技术之一。但是荧光的分子探针在细胞成像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诸如水溶性差、毒性大、容易光漂白等。一些商业用的核染色剂,例如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和赫斯特染色剂(Hoechst Stains),需要用紫外光激发,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细胞造成损伤。另外,荧光的寿命较短。在荧光成像过程中,受到激发光激发时,生物体内很多物质都会产生荧光。虽然采用不同技术分离背景光,但是受到荧光特性的限制,很难完全消除背景噪音,使荧光成像的灵敏度降低。
有机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优异的光物理性质,已被成功的应用于电致发光领域。与荧光分子探针相比,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具有光稳定性好、毒性低、量子效率高、Stokes位移大等一系列优点。尤其是其长达几百纳秒到几十微秒的发光寿命,可以通过时间分辨技术有效避免体系发光背景和散射的干扰,这对于识别生物分子、离子客体以及在活体细胞成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常见的几种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中,铱配合物是发光性能最好的磷光材料之一。其磷光寿命相对较短、发光量子效率高、发光颜色可调,在分子探针等领域都备受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类双核离子型磷光铱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应用,可以获得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的细胞成像材料,更可以实现双光子激发,避免光损伤和光漂白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类磷光铱配合物,其化学通式为:[(C^N)2Ir(tpphz)Ir(C^N)2]2+(Y-)2表示,其中tpphz为四吡啶并吩嗪,C^N配体为苯基吡啶(ppy),2,4-二氟苯基吡啶(dfppy),噻吩喹啉(tpq)和2-(4-二米基硼苯基)喹啉(bpq),抗衡离子Y为PF6-和Cl-。
所述磷光铱配合物[(C^N)2Ir(tpphz)Ir(C^N)2]2+(Y-)2的结构式如通式I所示
式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18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