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内抽式铜盘管的包装纸垫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2183.1 | 申请日: | 2014-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3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艾;刘聪;黄绍辉;许剑挺;段春华;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5/04 | 分类号: | B65D8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3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抽式铜盘管 包装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装纸垫,尤其是一种用于内抽式铜盘管的包装纸垫。
背景技术
铜盘管最常用的缠绕放线方式采用外抽式,在操作过程中利用电机转动,致使铜盘管持续展开,生产成本高,也容易受到场地影响,不便于大规模化生产。
目前已开发应用的内抽式铜盘管,包装物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包装牢固、运输方便,也无需借助设备,就可使铜管有序展开。但是内抽式铜盘管在抽取、展开放线过程中,因受纸垫结构的影响,容易使与纸垫接触的铜盘管底层在放线交错层折弯,甚至折断,导致铜管的报废,从而增加生产成本和人工劳动力,另外现有的纸垫厚度较薄,牢固性不够。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新的包装纸垫,来满足内抽式铜盘管的包装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用于内抽式铜盘管的包装纸垫,解决了铜盘管底层交错层易折弯或折断的问题,可实现铜盘管的连续抽取,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内抽式铜盘管的包装纸垫,其特征在于:该包装纸垫是由圆环形的第一纸垫和第二纸垫叠加而成,第二纸垫叠加于第一纸垫的上方与铜盘管相接触,第二纸垫上设有弧形的供铜盘管的交错层置入的镂空部,镂空部的旋转方向与铜盘管的抽取方向相反,镂空部分为连续的二段,其中第一镂空部为前端窄后端宽的渐宽状的弧形结构,第二镂空部的内边缘与第一镂空部的内边缘光滑连接,第二镂空部的外边缘与第一镂空部的外边缘呈阶梯缩径状连接,第二镂空部呈前端宽后端渐窄的弧形结构,铜盘管的交错层全部置于第一镂空部内,并且铜盘管的内层的交错层与第一镂空部的前端相对应,铜盘管最外层的交错层与第一镂空部的后端相对应。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镂空部的两端与第二纸垫圆心的夹角为180~200°,第二镂空部的两端与第二纸垫圆心的夹角为30~40°。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纸垫和第二纸垫的外径、内径以及厚度均一致,其中外径为1030~1060mm,内径为140~160mm,厚度为5mm~6mm。
作为改进,所述镂空部的面积为6600~6700mm2,第一镂空部的前端部的宽度为45~55mm,后端部的宽度为170~180mm,第一镂空部的前部分环形结构的外圆弧半径为380~400mm,内圆弧的半径为290~310mm,第一镂空部的后部分环形结构的外圆弧半径为430~450mm,内圆弧的半径为340~360mm。
再改进,所述第二镂空部的后端外边缘距离第二纸垫的外边缘为20~30mm,第二镂空部的前端宽度为115~120mm,第二镂空部的后端宽度为85~95mm。
再改进,所述第二纸垫的边缘上开设有一圆环形缺口,该圆环形缺口位于第二镂空部的后端,与第二镂空部的后端相距40~60mm,圆环形缺口的面积为1300~1320mm2,圆环形缺口的宽度为60~80mm,圆环形缺口的两端与圆心的夹角为30~35°。
进一步改进,所述铜盘管的管径为7mm、7.94、mm或9.52mm,底壁厚0.22mm~0.27mm,重量为115~125kg,从内层到外层分别为28层、23层、21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二个纸垫叠加的组合,其中第一纸垫起到隔离作用,第二纸垫起到功能性作用,在第二纸垫上设有供铜盘管的交错层置入的镂空部,包装时只需将铜盘管间的交错层对准相应的镂空位置,就可实现铜盘管的连续抽取,由于镂空部与铜盘管产生的支撑水平力与抽取拉力所产生的水平力方向相反,使作用于铜盘管底层交错层的作用力减小,铜盘管不容易折弯或折断。本发明结构简单、牢固耐磨损,较好的解决了内抽式铜盘管底层的交错层折弯或折断问题,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包装纸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放置了铜盘管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包装纸垫的受力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铜管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1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品红盆花长途运输贮运方法
- 下一篇:一种喷漆气雾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