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中断的光栅位移传感器软件细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52746.7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7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蔡锦达;齐建虹;黄帅;许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1B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中断 光栅 位移 传感器 软件 细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判断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双中断的光栅位移传感器软件细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栅细分方法主要有光学细分法、机械细分法、硬件细分法和微处理器软件细分法。由于软件细分法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电路,故成本较低。现有的微处理器软件细分方法是状态查询法。光栅传感器输出两路相位相差为90°的方波信号A和B,将A、B两相信号分别接微处理器的两个输入口,如IN1,IN2,CPU定时或循环查询这两个输入口的状态,进行如下判断:
(1)如下图1所示正向移动状态示意图:若A、B两相信号状态的相对变化为:00→10→11→01→00,就可判断 A相信号超前于B相信号,光栅为正向移动,并且每发生一次状态变化,计数器加1,并且一个周期内共可实现4次加计数,从而实现正向移动状态的四细分计数。
(2)如下图2所示反向移动状态示意图:若A、B两相信号状态的相对变化为:00→01→11→10→00,就可判断 A相信号滞后于B相信号,光栅为反向移动,并且每发生一次变化,计数器减1,并且一个周期内共可实现4次减计数,从而实现反向移动状态的四细分计数。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处理模块状态转换图3其中“+”、“–”分别表示计数器加/减1。 状态查询法存在占用CPU时间长,响应慢,容许的最高运动速度受采样间隔时间的限制而比较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光栅细分方法中软件细分方法占用CPU时间较长、速度低,硬件细分方法复杂、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中断的光栅位移传感器软件细分方法,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控制器,利用双中断(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方式对光栅输出的正交方波信号进行四细分、判向及计数。该方法与传统的硬件细分法和现有的状态查询软件细分法相比,具有实时性好、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双中断的光栅位移传感器软件细分方法,光栅位移传感器输出两路相位差为90°的方波信号A和B,A、B两相信号的脉冲数表示光栅走过的位移量,当光栅正向移动时,光栅输出的A相信号的相位超前于B相信号90°,当光栅反向移动时,光栅输出的A相信号的相位滞后于B相信号90°,将A、B两相信号分别接微处理器的两个中断输入口,设两个中断输入口为INT0、INT1进行如下判断:
1)当A相信号INT0进入中断,则在其中断服务程序中读B相信号INT1的状态,判断A,B信号状态值的异或值,将其作为计数器输出值的加减标志,
如A上升沿触发时,B为0;A下降沿触发时,B为1;即A为1时,B为0;A为0时,B为1,A^B=1,此时计数器加1,为正向移动;
如A上升沿触发时,B为1;A下降沿触发时,B为0;即A为1时,B为1;A为0时,B为0,A^B=0,此时计数器减1,为反向移动;
2)当B相信号INT1进入中断,则在其中断服务程序中读A相信号INT0的状态,判断A,B信号状态值的异或值,将其作为计数器输出值的加减标志,
如B上升沿触发时,A为1;B下降沿触发时,A为0;即B为1时,A为1;B为0时,A为0,A^B=0,此时,计数器加1,为正向移动;
如B上升沿触发时,A为0;B下降沿触发时,A为1;即B为1时,A为0;B为0时,A为1,A^B=1,此时,计数器减1,为反向移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基于双中断的光栅位移传感器软件细分方法,此方法响应速度快、成本低,与传统的硬件细分法和现有的状态查询软件细分法相比,具有实时性好、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光栅正向移动时输出信号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光栅反向移动时输出信号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处理模块状态转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A相信号进中断,光栅正向移动时输出信号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A相信号进中断,光栅反向移动时输出信号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B相信号进中断,光栅正向移动时输出信号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B相信号进中断,光栅反向移动时输出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7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 下一篇:火工背烧矫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