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银花叶提取绿原酸和染料的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52859.7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4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袁慧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禾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9/732 | 分类号: | C07C69/732;C07C67/48;C09B61/00;C07D487/22;C07H13/08;C07H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4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银 花叶 提取 绿原酸 染料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药用成分和中草药植物染料,尤其涉及金银花提取绿原酸和金银花叶绿素、黄酮类、鞣质色素染料的一种工艺,属于中草药植物的开发再利用。
背景技术
自古以来,我国利用植物治病和利用植物染色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植物的成分、结构和药理性状等已经有认识。金银花自古就是清热解毒杀菌良药,其主要药用成分是金银花绿原酸。金银花通常仅用花蕾部分入药或只提取药用成分绿原酸,而大量的叶子通常不用,几乎白白浪费。其实金银花的叶子含有和花几乎等量的绿原酸,而且还含有大量的叶绿素、黄酮类和鞣质,这些黄酮类、鞣质和叶绿素都是优良的天然植物色素也就被浪费掉了。
在植物成分提取技术方面,目前金银花绿原酸提取方法,有化学法和物理法。化学法如:石硫醇法、铅沉法,要在提取液中添加化学制剂而增加了化学污染。物理法:聚酰胺柱层析法、大孔树脂吸附法、超声辅助法、CO2超临界法。聚酰胺柱层析法、大孔树脂吸附法速度慢效率低。超声辅助法有超声噪音污染影响操作人员身体健康。CO2超临界法压力大存在隐患大。而且石硫醇法、铅沉法、聚酰胺柱层析法、大孔树脂吸附法等这些方法的前期提取通常采取高温煮出双效浓缩,不但大量消耗能源,而且会使部分绿原酸异构化造成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金银花叶提取绿原酸和染料的工艺。
本发明既完成了中草药金银花植物的药用价值,又充分发挥了金银花叶的优良染色功能。此工艺技术制取的中草药植物超细粉染料,由于其清洁度和标准性完全能够适用于现代印染设备,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和重要的环保价值。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金银花叶提取绿原酸和染料的工艺,利用金银花的叶子将药用绿原酸和染色用的黄酮类、鞣质、叶绿素,用混合极性溶剂即乙醇和纯水混合,比例为1:4,在低温25℃~55℃提取,按质量分级管微滤去杂除菌、超滤纳滤分离、浓缩,低温真空干燥,分别获得金银花药原料绿原酸和金银花叶植物标准超细粉染料。
工艺流程如下:
取金银花鲜叶—杀青—热风干燥45℃~55℃—粉碎40~60目—乙醇纯水混合溶剂提取25℃~55℃—微滤去杂除菌—超滤截取浓缩液真空干燥,乙醇纯水回用—纳滤截取浓缩液真空干燥,乙醇纯水回用。
本发明低温极性混合溶剂提取分离法的优点:一、避免长时间高温煎煮高耗能,应用过滤分离浓缩技术;二、双效浓缩高耗能;三、树脂分离效率慢;四、喷雾干燥耗能高。在绿原酸结构中有脂键、不饱和双键和多元酚三个不稳定因素,在提取过程中,因水解和分子内脂基迁移易发生异构化,因此提取时应避免高温和长时间加热。本发明的低温操作工艺,解决了绿原酸通常高温下的不稳定问题,提高了绿原酸的收率和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
金银花叶提取绿原酸和染料的工艺,利用金银花的叶子将药用绿原酸和染色用的黄酮类、鞣质、叶绿素,用混合极性溶剂即乙醇和纯水混合,比例为1:4,在低温25℃~55℃提取,按质量分级管微滤去杂除菌、超滤纳滤分离、浓缩,低温真空干燥,分别获得金银花药原料绿原酸和金银花叶植物标准超细粉染料。
实施例1:
取金银花鲜叶—杀青—热风干燥45℃~55℃—粉碎40~60目—乙醇纯水混合溶剂提取25℃~55℃—微滤去杂除菌—超滤截取浓缩液真空干燥,乙醇纯水回用—纳滤截取浓缩液真空干燥,乙醇纯水回用。
实施例2:
取金银花鲜叶—杀青—热风干燥47℃~53℃—粉碎42~58目—乙醇纯水混合溶剂提取27℃~53℃—微滤去杂除菌—超滤截取浓缩液真空干燥,乙醇纯水回用—纳滤截取浓缩液真空干燥,乙醇纯水回用。
实施例3:
取金银花鲜叶—杀青—热风干燥49℃~51℃—粉碎44~6目—乙醇纯水混合溶剂提取29℃~50℃—微滤去杂除菌—超滤截取浓缩液真空干燥,乙醇纯水回用—纳滤截取浓缩液真空干燥,乙醇纯水回用。
本发明的低温操作工艺,解决了绿原酸通常高温下的不稳定问题,提高了绿原酸的收率和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禾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禾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2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氨基芳烃化合物的合成工艺
- 下一篇:基于苯甲酸无水无溶剂制备环己甲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