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顾洪峰削减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调蓄池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3149.6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1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良;蔡剑波;王少林;阮小燕;彭勃;揭俊业;郑杰元;张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顾 洪峰 削减 初期 雨水 混合 溢流 调蓄池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雨污水调蓄分离及城市内涝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调蓄池进行洪峰削减的设施。
背景技术
在雨污分流区域,降雨初期,路面粉尘、泥砂、油污,甚至垃圾随着初期雨水迅速汇流至排水管涵(渠),其BOD、COD、SS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指标甚至接近和达到污水处理厂入水标准。此外,在截流式截污区域,初期雨水汇同污水,形成雨污混合水,由于截流倍数限制,超出下游输送管涵转输能力的雨污混合水将产生溢流,但初期雨污混合溢流水,尚未得到雨水的充分稀释,污染物浓度较高。鉴于上述情况,随着国内城市对污染物削减比例的提高及对河道、湖泊水质改善的迫切要求,在实行雨污分流体制及不断提高截流式截污区截流倍数改造的同时,有必要对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进行蓄滞,以削减污染排放。
目前公知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污染控制技术主要采用调蓄池设施,即利用调蓄池,截流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待降雨过后,再逐渐抽排入下游污水管,最终转输至污水处理厂处理,从而达到有效削减污染的功能但上述调蓄池功能较为单一,实际运行中池体调蓄容积往往被初期雨水在洪峰前即已填满,不能起到对洪峰的有效削减。
近年来,初期雨水调蓄池规模已由之前长期徘徊在2~3mm初期雨水量级,逐步提高至调蓄10mm初期雨水量级,加上1.5倍甚至2.0倍容积储备,因此,调蓄池实际的调蓄能力逐渐达到15~20mm。而以广州为例,形成内涝的城市小流域河涌的洪峰汇流时间多介于0.5~4小时,决定内涝程度的4小时设计2年一遇至20年一遇暴雨量为80~166mm,调蓄池的调蓄能力约占短历时暴雨的10~20%;如按体积计,则调蓄池规模为1500~2000m3/10hm2量级,单个调蓄达到500~10000m3规模,多个调蓄池的联合应用,对城市小流域雨洪错峰、缓解内涝亦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调蓄池对于削减城市小流域洪峰及缓解内涝,具有重要潜力,而现有初期雨水调蓄池,虽然容积大,对初期雨水调蓄能力强,由于设计目的功能及配套控制设施的局限性,使得造价昂贵的地下调蓄池却无法对小流域雨洪进行错峰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兼顾洪峰削减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调蓄池设施,通过该溢流调蓄池设施不仅可以截流初期雨水和雨污混合水,削减污染排放,还可以在降雨频繁的汛期弃流较洁净的峰前雨水以达到削减洪峰、缓解小流域内涝灾害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兼顾洪峰削减的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水溢流调蓄池设施,包括调蓄池、截流池、出流池、雨水进入管道及雨水排出管道,所述截流池侧面设置一雨水控制闸门与调蓄池相连通,所述截流池侧面还设置一洪峰溢流堰与调蓄池相连通,所述调蓄池与出流池之间通过设置一排空水泵将调蓄池内的水抽出排至出流池内,在所述截流池内设置水质检测仪器,所述雨水进入管道和雨水排出管道分别与截流池相连通。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截流池的池底低于雨水排出管道的管底。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还包括一污水管,所述出流池侧面设置一污水控制闸门与污水管相连通,在所述出流池内设置水质检测仪器,所述出流池侧面还设置一雨水溢流堰与雨水排出管道相连通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在所述截流池和出流池的顶部设有检修井。
进一步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水质检测仪器包括浊度仪和电导率仪。
有益效果:在此调蓄池设施中,通过设置水质检测仪器实时监测鉴别水质,当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经雨水进入管道进入截流池后,经水质检测仪器检测,对浊度和电导率达到设定值以上的工况,开启雨水控制闸门,使初期雨水及雨污混合溢流水进入调蓄池内;而对于浊度和电导率低于设定值的水体,即使是初期雨水或者雨污混合溢流水,由于其水质污染程度较轻,不必进入调蓄池,水体直接经雨水排出管道流出,避免在洪峰前占用过多调蓄池容积。当出现暴雨洪水时,洪峰大部分雨水直接经雨水排出管道排出截流池,另外部分则由于截流池内水位高于洪峰溢流堰高程,而自动溢流进入调蓄池,即对洪峰进行撇流削减,从而减轻下游雨水主干管涵乃至河道的洪水排峰压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平面布置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3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袋式除尘的高温滤料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可控硅简易检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