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华南沿海香港牡蛎稚贝生态育成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53280.2 申请日: 2014-02-17
公开(公告)号: CN103828744A 公开(公告)日: 2014-06-04
发明(设计)人: 张跃环;肖述;喻子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地址: 510301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华南 沿海 香港 牡蛎 生态 育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现代海洋农业中贝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华南沿海区域香港牡蛎稚贝生态育成的方法。

背景技术:

香港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是我国华南沿海养殖贝类中的主要经济种,喜欢生活在近河口或附近有淡水注入的半咸水区域,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地,年产量在130多万吨,产值在80-100亿元(中国渔业年鉴,2013)。目前为止,香港牡蛎苗种来源仍然是以天然采苗为主,在采苗过程中,海区中间育成幼贝(中蚝)的数量直接决定了产业的发展规模,是限制香港牡蛎养殖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子。

有关于贝类中间育成的研究,主要有海区中间育成、围垦中间育成和土池中间育成技术。三者相比,自然海区由于环境条件不可控,中间育成受自然因素影响最多,效率往往较差;围垦是介于海区与土池之间大面积人为圈起来的小面积海区,其人为可控程度居中,效率居中;而土池的环境条件是完全可以人为控制的,比如对生物饵料的培养、海水盐度的调整,敌害生物的清除等,往往会获得比较理想的中间育成比率。

香港牡蛎幼贝的中间育成是指从≤10mm稚贝生长至30-60mm幼贝的养殖过程。受传统香港牡蛎养殖方式的影响,以往所有稚贝的中间育成均是在采苗的自然海区进行,经常遭受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侵袭,存在着存活率低、生长缓慢、产量低等缺陷;导致蚝民们获得中蚝数量不足、甚至颗粒无收,很难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回避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侵袭对香港幼贝育成所带来的风险,提高天然苗种的成活率,加快其生长速度,增加幼贝(中蚝)产量,而开发一种适用于华南沿海香港牡蛎稚贝生态育成的方法。

本发明的适用于华南沿海香港牡蛎稚贝生态育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土地选择:养殖池选择在江河入海口附近,有充足的咸淡水资源,以保证香港牡蛎苗种在中低盐环境下的快速生长,底质为沙泥或硬泥底质,保证进水后的水位不会自然下降,以免苗种干露或苗种陷入池底;养殖池深度控制在1.8-3.0m,面积≥10亩,具有进、出水闸门;

b、土地治理:将养殖池中水放干,暴晒之后再对养殖池灭菌消毒;

c、土池肥水:选择中低盐度10-20ppt海水在大潮阶段利用4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将水引入养殖池中,水深控制在1.5-2.0m,大约经过2-3d,待水中悬浮物沉降以后,清除敌害生物,经过7-10d敌害清除,开始投肥水素等生物制剂培养养殖池中的饵料生物;

d、稚贝投放:当养殖池中水色泛绿,透明度在≤20cm,达到肥活嫩爽程度时,采用浮排或者延绳形式进行稚贝的中间育成,其中稚贝育成密度在2-5个/L,这样既不影响生长、存活,又不浪费空间,同时,稚贝育成面积不超过养殖池总面积的50%,以维持土池中生态系统的相对平衡;

e、日常管理:定期肥水,保证稚贝有充足的饵料来源;水质管理,尤是盐度变化,控制在10-20ppt中低盐环境;清除敌害,经常抽样检测稚贝养成中是否有敌害生物发生,如青苔、海绵等,一旦发现,及时清理掉,以免影响稚贝生长、存活及其幼贝产量,经过60-90d的养殖池生态育成,即可以获得大量30-60mm的健康香港牡蛎幼贝,即中蚝。

所述的步骤a的保证进水后的水位不会自然下降是养殖池底质不漏水或者还可通过铺一层塑料地膜防止漏水,维持水位。

所述的步骤b的暴晒优选暴晒时间为5-15天,灭菌消毒是利用生石灰等处理养殖池表面,消灭敌害生物及其有毒菌群。

所述的步骤c的清除敌害生物优选是投放茶籽饼等药剂杀死水中带来的鱼虾贝蟹等敌害生物。

本发明利用中低盐条件的土池作为中间育成场所,改变了以往蚝民采苗、育成及收获均在海上作业的习惯,大大降低了育成风险,有效的提高稚贝存活率80-120%,加快稚贝生长速度15-30%,增加幼贝产量100-300%,为其华南沿香港牡蛎养殖提供了充足的幼贝(中蚝)资源,也为香港牡蛎的养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套新的思路。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实用性强、易于推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左半部分(A)是传统自然海区中间育成的一些主要特点,右半部分(B)为本发明技术的主要特征。

图2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A:5-9mm稚贝;B:自然海区吊养;C:养殖池生态吊养;D:海区养成中蚝;E:养殖池生态育成中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32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