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CP的化合物半导体的外延生长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3424.4 | 申请日: | 2014-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609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罗毅;王健;郝智彪;汪莱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5/08 | 分类号: | C30B25/08;C30B25/02;H01L21/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10008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cp 化合物 半导体 外延 生长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生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的化合物半导体的低温外延生长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以GaN、SiC为代表的新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近十几年来在国际上备受重视,在紫外/蓝光/绿光发光二极管、激光器、探测器,以及高频高温大功率电子器件等方面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
为了获得良好的器件性能,要求化合物半导体薄膜尽可能处于单晶状态。目前化合物半导体的外延生长方法主要有分子束外延(MBE)和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外延(MOVPE)。由于MBE具有真空条件要求苛刻、生长速率慢的缺点,目前普遍采用MOVPE进行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生长的商业化生产。
在化合物半导体的MOVPE生长过程中,要求反应物以层流的方式扩散到衬底表面,在衬底表面发生裂解、化合和迁移等反应,从而形成化合物半导体单晶薄膜。现有的MOVPE,反应物裂解、化合、迁移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衬底加热的方式获得,由于反应气体存在较强的化学键,且反应物粒子在衬底表面迁移需要一定的能量,从而要求外延过程中衬底具有极高的温度。以MOVPE外延生长GaN为例,反应物一般为Ga(CH3)3和NH3,Ga(CH3)3的裂解温度约500℃,NH3的裂解温度约为700℃,再考虑GaN在衬底表面的迁移,一般外延生长温度接近1000℃。如果采用Ga(CH3)3和N2进行外延,由于N2化学键更强,需要更高的生长温度。
高温外延虽然能实现性能良好的光电子器件,如LED,但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衬底材料和尺寸受限。由于耐高温及晶格匹配的要求,目前能用于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生长的衬底只能是少数几种单晶衬底,比如用于生长GaN基半导体的Al2O3、Si,用于生长GaAs基半导体的GaAs,用于生长SiC半导体的SiC、Si等,这些单晶衬底成本较高、尺寸受限,很难直接进行化合物半导体的大面积外延生长。而可用于大面积薄膜衬底的衬底,如玻璃、塑料等,都很难再高温条件下稳定工作。其次,由于衬底和外延薄膜的热膨胀系数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外延温度越高,半导体薄膜的应力就越大,直接影响器件的性能。再次,一般希望沉积对应的化学反应只在衬底表面进行,尽量减少衬底表面以外的预反应,而在高温条件下,很难控制反应气体在衬底表面以外的预反应。
针对MOVPE高温生长带来的问题,人们提出了等离子体增强MOVPE(PE-MOVPE)的想法,希望通过低温等离子体预先裂解反应物,提高反应物原子的势能,达到降低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生长的目的。产生低温等离子体的常用方法有:电容耦合等离子体(CCP)、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电子回旋共振等离子体(ECR)。CCP反应室简单,但等离子体密度和能量无法独立调节。ECR的等离子体密度高,能量转换率高,已有的PE-MOVPE主要采用ECR的方式产生等离子体。但是ECR固有的模式跳变特性,使其难以用于大面积的薄膜沉积。ICP可以产生与ECR可比拟的等离子体密度,同时具有较好的等离子体均匀性,能在很大的气压范围内运行,在非外延生长的薄膜沉积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反应物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后,正离子、亚稳态原子分子以及中性原子均能用来生成化合物半导体,但其中的正离子以及高能的中性粒子会对衬底造成轰击,从而影响化合物半导体的结晶特性。以PEMOVPE生长GaN为例,反应气体采用Ga(CH3)3和N2,氮等离子体中包含氮离子、氮原子、氮分子,原则上都可以参与GaN的生成,但氮离子以及高能中性粒子(如氮原子、氮分子)会对衬底造成轰击、Ga去吸附、GaN分解和点缺陷等问题。因此,为了提高低温外延生长的化合物半导体的结晶质量,必须设法降低到达衬底处的正离子密度以及高能的中性粒子密度,同时使低能活性粒子能尽量多的到达衬底参与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外延温度高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外延温度地、薄膜质量好的基于等离子体的化合物半导体的低温外延生长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外延温度地、薄膜质量好的基于等离子体的化合物半导体的低温外延生长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34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