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茶饮料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53981.6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8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曾世平;戴雅真;侯文亮;王绪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泉州瑞龙茶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18 | 分类号: | A23F3/18;A23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饮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饮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茶饮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饮料凭借其健康、快捷、天然,方便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而且茶饮料符合了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这推动着茶饮料以近乎王者的姿态走向整个饮料市场。近年来人们更加有保健的意识,自然也逐渐增加了茶饮料的消费,中国茶饮料行业的迅速崛起推动着茶产业可持续发展,销售量超过碳酸饮料位列第一,整个产业的发展已经步入成熟期,呈现出结构多元化、口味多样化的特点。
目前茶饮料的生产工艺技术,主要采用速溶茶和部分原叶提取液进行调配生产,需要添加较多的添加剂来维系其口感,其茶叶固有的感官品质已基本丧失,而且采用茶叶原料直接进行提出处理来进行茶饮料生产,其茶渣处理给各个灌装生产厂家带来诸多不便,更是影响了环境和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茶饮料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能有效解决茶饮料沉淀、茶风味保持的难题,克服了茶饮料只有茶色没有茶原味的缺陷,具有添加剂少、保质期长的优点。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纯茶饮料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
A.第一步,制作茶浓缩液:
⑴精选福建闽南铁观音茶叶为原料;
⑵酶处理:用茶叶重量万分之二的果胶酶在45-50℃的温度下将去杂质后的茶叶进行酶处理45-90min;
⑶浸提:水的温度采用80-90℃的恒温水浴,茶与水的比例为1:30-50质量比,浸提时间5-8min;
⑷冷却:将茶水置于4-10℃的环境中冷却30-60min;
⑸分离:将茶水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转速为2600-3000r/min,离心10min,得离心液;
⑹浓缩:在小于45℃的环境中采用超滤渗透膜对离心液进行浓缩,得浓缩液;
⑺冷冻:将得到的浓缩液置于18℃的冷库中冷冻备用;
B.第二步,制作纯茶饮料:
⑴解冻:将冷冻后的浓缩液放入50-60℃的恒温热水中解冻30min,保证浓缩液的中心温度达到50-60℃;
⑵调配:在桶中备适量调配水,倒入浓缩液缓慢搅拌5分钟,得调配液一,浓缩液与调配水的比例为1:40-50,将调配液一用200目的虑筛进行过滤,得滤液一;在滤液一中加入0.02%预溶后的D异抗坏血酸钠混匀得调配液二;再将调配液二用1μ+1μ过滤网进行过滤,得滤液二;
⑶杀菌:采用135±2℃对滤液二进行灭菌处理30s;
⑷填充:在87-89℃温度下将滤液二填充入清洗消毒后的瓶、袋、易拉罐;
⑸封盖、封口;
⑹倒瓶:将装好的纯茶饮料倒置35s以上;
⑺冷却:用小于40℃、1-4ppm浓度的氯水冷却纯茶饮料。
优选的,所述的原料还可以是福建闽北岩茶、茉莉花茶和蒸青绿茶。
优选的,所述水的PH≥6.5。
优选的,所述调配水为RO纯水。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方法中采用酶处理技术,可将茶叶中易产生沉淀的化学成分分解,从根本上解决茶饮料易出现沉淀及凝胶的现象。
2.采用适温、短时浸提技术和低温浓缩的技术,可以有效保持茶叶的原有感官风味。
3.通过短时高温杀菌和饮料填充全程在87-89℃温度下将进行并在完成封盖后进行倒瓶,可有效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延长了茶饮料的保质期及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原茶风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A.第一步,制作茶浓缩液:
⑴精选福建闽南铁观音茶叶300g为原料;
⑵酶处理:用茶叶重量万分之二的果胶酶在45-50℃的温度下将去杂质后的茶叶进行酶处理45-90min;主要分解茶叶中易产生沉淀的化学成分,以获得澄清茶汤;
⑶浸提:水的温度采用80-90℃的恒温水浴,茶与水的比例为1:30-50质量比,浸提时间5-8min;适温、短时以保持茶叶原有的感官风味;
⑷冷却:将茶水置于4-10℃的冷罐存储环境中冷却30-60min;可保持酶处理的技术效果;
⑸分离:将茶水用高速离心机进行离心,转速为2600-3000r/min,离心10min,得离心液;使茶、渣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泉州瑞龙茶业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泉州瑞龙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3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蒸馏用斜孔塔盘
- 下一篇:治疗早期儿童肺炎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