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4840.6 | 申请日: | 2014-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9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周加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息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人们也享受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便利。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享受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比如,手机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以打电话、发短信等等方式加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
现在手机的使用非常普遍,手机的存储空间也越来越大,用户可以在手机中存储很多数据,可以拿手机当做MP3、U盘等产品来使用,例如,用手机来听歌的现象已较为普遍。
现有技术中,用户在用手机听歌的时候,一般都会使用耳机。在听歌的过程中,如果用户想要进行一些操作,例如想要提高音量,或者想跳到下一首歌等等,用户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进行操作,而这样显然较为麻烦,可能还得从包里拿出手机来进行操作,给用户造成不便。
针对该现象,现有技术中生产了线控耳机,即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耳机线上的线控端进行相应的操作,比直接在手机上操作方便了许多。
但线控耳机的成本较高,用户在购买时需要付出较多的费用,而这也是现有技术中尚无法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线控耳机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入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音频输入单元中包括第一音频输入单元,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所述至少一个音频输入单元捕获至少一个声音信号;
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信号中的第一声音信号的来源是否为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来源为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时,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对应的第一指令。
较佳的,判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来源是否为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包括:
按照一预设规则,从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信号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
判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的来源是否为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
较佳的,按照一预设规则,从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信号中确定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信号中第一参数的参数值最大的声音信号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或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信号中第一参数的参数值最小的声音信号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
较佳的,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信号中第一参数的参数值最大的声音信号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信号中第一参数的参数值最大的声音信号;
判断确定出的声音信号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参数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当确定出的声音信号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参数值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确定该声音信号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
较佳的,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信号中第一参数的参数值最小的声音信号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包括: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信号中第一参数的参数值最小的声音信号;
判断确定出的声音信号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参数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当确定出的声音信号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参数值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确定该声音信号为所述第一声音信号。
较佳的,所述第一参数为响度参数或音量参数或频率参数或声压参数。
较佳的,在判断所述至少一个声音信号中的第一声音信号的来源是否为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获得第一判断结果之后,还包括:
分析所述电子设备正在播放的音频数据,以获得第二声音信号;
判断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的相关度是否大于等于预定的第一阈值,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较佳的,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第一声音信号的来源为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时,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对应的第一指令,包括:
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第一声音信号的来源为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且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第一声音信号与所述第二声音信号的相关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阈值时,生成并执行与所述第一音频输入单元对应的所述第一指令。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音频输入单元,所述至少一个音频输入单元中包括第一音频输入单元,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4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的省电处理方法、系统和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