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幕帘式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6957.8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7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达人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张约宗;张秋红 |
地址: | 中国香港上环文咸东***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幕帘式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海水淡化及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生产设施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真空蒸馏海水淡化系统的一种蒸发装置--幕帘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海水淡化广泛采用蒸馏法和反渗透法。
蒸馏法海水淡化主要有多级闪蒸及低温多效蒸馏技术,但其结抅复杂、设备投资大、能耗高,只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提取量仅50%左右,浓海水被排放,造成能源、海水化学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反渗透法海水淡化技术也有同样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朮的缺陷,这里提供一种用于真空蒸馏海水淡化系统的蒸发装置--幕帘式蒸发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幕帘式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壳体、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壳体上方的蒸气出口和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壳体下方的浓海水排放口,还包括伸入至所述蒸发器壳体内部用于输送热海水的进水管、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壳体内部与所述进水管相连接的多个出水管以及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壳体内部直接悬挂在所述出水管上的多幅幕帘。
在所述蒸发器壳体内部设置多幅幕帘,所述幕帘采用耐腐蚀的纤维布或不锈钢丝网制成,所述幕帘的数量、大小尺寸以及幕帘之间的间隔距离,根据蒸发量的大小要求计算确定。
所述蒸发器壳体内部设置的幕帘分别直接悬挂在出水管上。
所述出水管下侧有二条间断式出水缝,缝长度与幕帘宽度一致,二条出水缝分别设置在幕帘两侧,以使热海水分别流向或喷向幕帘的两侧。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幕帘式蒸发器结构简单、造价低,在蒸发器壳体内部设置多幅幕帘,让进入蒸发器内的热海水有足够大的蒸发面积,在系统真空状态下,热海水充分蒸发,设计蒸发量可达90%以上,未蒸发部分为接近结晶浓度的浓海水,实现零排放、节能、避免环境污染等目的,该高浓度海水可用于制盐、提取钾、溴、镁等,使海水淡化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为一种幕帘式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发器壳体;2、蒸气出口;3、浓海水排放口;4、进水管;5、出水管;6、幕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幕帘式蒸发器,该幕帘式蒸发器包括蒸发器壳体1、设置在蒸发器壳体1上方的蒸气出口2和设置在蒸发器壳体1下方的浓海水排放口3,还包括伸入至蒸发器壳体1内部用于输送热海水的进水管4、设置在蒸发器壳体1内部与进水管4相连接的多个出水管5以及设置在蒸发器壳体1内部直接悬挂在出水管5上的多幅幕帘6。
在蒸发器壳体1内部设置多幅幕帘6,让进入本蒸发器的热海水有足够大的蒸发面积,在系统真空状态下,热海水充分蒸发,设计蒸发量可达90%以上。幕帘6采用耐腐蚀的纤维布或不锈钢丝网制成,幕帘6的数量、大小尺寸以及幕帘6之间的间隔距离,根据蒸发量的大小要求计算确定。蒸发器壳体1内部设置的幕帘6分别直接悬挂在出水管5上。出水管5下侧有二条间断式出水缝,缝长度与幕帘6宽度一致,二条出水缝分别设置在幕帘6两侧,以使热海水分别流向或喷向幕帘6的两侧。
真空蒸馏系统的热海水从进水管4进入本蒸发器后分别进入各出水管5,并从出水管5下侧出水缝流向或喷向幕帘6两侧,热海水在幕帘6两侧渗落,因为幕帘6有足够大的蒸发面积,在系统真空状态下,热海水充分蒸发,蒸气从蒸发器上方出口经管道进入冷凝器,冷凝成淡水,未蒸发部分为接近结晶浓度的浓海水(浓卤水),从蒸发器下方出口排出。
本幕帘式蒸发器结构简单,造价低,热海水可充分蒸发,采用本幕帘式蒸发器的真空蒸馏海水淡化系统,可获得90%以上的优质淡水和接近结晶浓度的浓海水。实现零排放、节能、避免环境污染。此高浓度海水可供制盐、提取钾、溴、镁等重要基础化工原料。为实现海水淡化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迈出了第一步,使海水淡化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达人,未经陈达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69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