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空运转非金属磁力驱动泵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57198.7 | 申请日: | 2014-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5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吴淑芳;凤良云;程志强;王维龙;凤琦;文超;何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卧龙泵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7 | 分类号: | F04D29/047;F04D13/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胡东升 |
地址: | 242544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转 非金属 磁力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空运转非金属磁力驱动泵。
背景技术:
非金属磁力驱动泵是一种静密封无泄漏化工泵,通常主轴材质为碳化硅、陶瓷材质。轴承材质为填充四氟氮化硅,石墨。对磨副为滑动面摩擦,所以可能“人为”操作疏忽,未将磁力驱动泵内加液,或管路堵塞导致磁力驱动泵处于“断液”状态。使主轴在高速运转与泵盖上轴承、隔离套的轴承进行滑动面摩擦,由于泵腔内无液,使得主轴滑动摩擦产生高温热量无法及时得到带走,使得主轴断裂,致使隔离套破裂。隔离套一旦破裂就会发生介质泄漏,污染环境,甚至起火爆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空运转非金属磁力驱动泵,杜绝了因空运转导致泵主轴断裂的可能性,提高了泵使用寿命,扩大了非金属磁力驱动泵的使用范围。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可空运转非金属磁力驱动泵,包括:
泵体以及设于所述泵体内的叶轮,所述叶轮连接于主轴的前端部;
所述泵体的后端密封连接有泵盖,所述泵盖连接于电机支架上;
在电机输出轴上固连有内腔呈筒形的联轴器,在所述联轴器的前端内壁设有一圈磁钢;所述联轴器的内腔中还同轴设有压紧在所述泵盖上的隔离套;
所述主轴的两端通过气压碳化硅轴承连接在所述隔离套的内腔中,主轴的中部外周固设有与所述磁钢配合动作的转子总成。
所述磁钢为稀土钴磁钢,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联轴器的内壁前端。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在非金属磁力驱动泵主轴两端设置气压碳化硅轴承,在主轴两端实现对其的支撑,改变转子两端的滑动面摩擦为线摩擦,有效的将面与面接触转换为点与点接触,摩擦力减小,轴承升温小,消除轴承“抱死”主轴,导致主轴断裂问题,从根本上杜绝了非金属磁力驱动泵因空运转而造成泵损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泵体,2叶轮,3口环,4轴承,5主轴,6泵体密封圈,7泵盖,8隔离套密封圈,9磁钢,10转子总成,11隔离套,12支架,13联轴器。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可空运转非金属磁力驱动泵,其包括:
泵体1以及设于泵体内腔中的叶轮2,叶轮连接于主轴5的前端部;在泵体的后端密封连接有泵盖7,泵盖通过螺栓连接于电机支架12上。
在电机输出轴上固连有内腔呈筒形的联轴器13,在联轴器的前端内壁设有一圈磁钢9,联轴器的内腔中还同轴设有压紧在泵盖上的隔离套11;主轴5的两端通过气压碳化硅轴承4连接在隔离套11的内腔中,在主轴的中部外周固设有与磁钢配合动作的转子总成10。
具体设置中,图1所示,在泵体1口部的口部还设有氧化铝陶瓷口环3。泵盖7总体呈环状,其一端面为台阶面压紧在泵体1上,并在两者配合的部分设有泵体密封圈6,泵盖的另一台阶端面与电机支架12压紧连接并通过螺栓固定。隔离套11总体大致呈筒形,其口部具有台阶外翻边,隔离套的台阶外翻边由台阶形的压接件压紧连接在泵盖端面上,并通过螺钉固定,在隔离套的外翻边与泵盖之间还设有隔离套密封圈8。具体设置中,主轴5采用氧化铝陶瓷材质,磁钢9采用稀土钴永磁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卧龙泵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卧龙泵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71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