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编码约定控制式认证法和编码约定控制式加密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8354.1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8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麟华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州市莫***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约定 控制 变换 信息 认证 解密 | ||
编码约定控制式认证法和编码约定控制式加密法,涉及信息技术、电子技术,主要提供一种“编码约定控制变换式”信息认证方法和一种“编码约定控制变换式”信息加解密方法。其技术核心是“编码约定控制变换”,它是按照人为的约定,以编码的形式定义出一系列不同的变换方式,并把要变换的数据分为“控制码”和“基本码”,“控制码”依据编码定义了的控制方式,对“基本码”进行变换,产生出新的数据结果,进而根据这样的“编码约定控制变换”和产生的结果,进行信息认证,或进行信息加解密。它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安全可靠,非常适合于软件程序处理,可以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经济、军事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认证的方法和信息加解密的方法,是基于一种“编码约定控制变换”方法的信息认证技术和信息加密技术,属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信息社会,大量地存在着各类“求证”和“验证”活动。如“管理方”要对“客户”进行身份认证,往往以验证“密码”的形式进行。其过程一般由客户提出“求证”申请,提交“密码”;而管理者进行“验证”,则把客户提交的“密码”,与预先存储在于管理方的“密码”相比较,如果一致,则认可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如果不一致则不认可。
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的一般是“静态密码”,其“密码”是固定不变的,它易于记忆,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推广;但缺点是安全性差,密码容易被盗用。还有一种是“动态密码”,是根据专门的保密的算法生成一个不可预测的随机数字组合,每个密码只能使用一次,可以有效保护交易和登录的认证安全,“动态密码”无需定期更换密码,安全省心,目前也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但这些“动态密码”却存在成本高和操作不便的两大问题,它往往需要复杂的硬件支持,使用者难以自主控制。
类似的,数据加密的活动也大量存在各类于通信过程中,其安全性问题也非常突出。为此人们也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加密方法,如:替换加密法、换位加密法、回转轮加密法、多码加密法,等等。也有很多标准,如:美国的数据加密标准DES,国际数据加密算法IDEA,等等。这些加密方法和标准,在军事、在商业等领域都有大量应用。
为了加强数据加密的防破解能力,很多算法大多都采用复杂的函数,往往整个设计过程不公开,使得人们会担心破译者利用函数的薄弱环节攻破,或者设计者有后门。所以人们非常需要加密简便安全而能够自我控制的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信息验证”活动中和“信息加解密”活动中的安全与便捷的矛盾,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码约定控制变换”式信息认证方法和一种“编码约定控制变换”式信息加解密方法,分别简称为:编码约定控制式认证法和编码约定控制式加密法,提供一种原理简便、算法不需要保密、变换过程可以完全公开的,具体实施容易、应用成本低廉的技术方法。
由于发明的这两种方法在实现过程中,都是基于“编码约定控制变换法”这一核心技术方法的,所以在此合案申请。
在此说明一下,由于在平常“密码”有“秘密的号码”和“加密的代码”两种不同的理解,容易混淆。【“秘密的号码”一般是指不对外公开的秘密的号码,是一种特定的暗号、口令,它可以是一组数字或字符。“加密的代码”一般是指经特别编制的可以公开的代码(电码、文件),但这些代码是通过一种变换手段加密了的,其本身含义是秘密的,需要解密才能有意义的,它可以是一组数字或字符,也可以是整篇文件。这种“密码”也称为“密文”,与之对应的称为“明码”或“明文”。】
所以,在本专利系列文件中,为防止产生歧义,对两种“密码”作如下约定:“密码”专指秘密的号码,是秘密的口令,一种特定的暗号、口令。“密文”专指加密的代码,是加密的数据(文件),是“明文”通过“加密方法”得出的代码。
同时,由于一般的信息都可以变换成数据进行处理,所以,在本申请文件的叙述中,信息、数据是具有相同的指代,并以“数据”作为各种“字符串”、“码”的统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麟华,未经陈麟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8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切换
- 下一篇:从发送器向接收器安全地提供保密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