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发酵高产核糖核酸的产朊假丝酵母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58491.5 | 申请日: | 2014-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0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春;黄小权;蔡家栋;张磊;盛兵;汤亦文;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同凯兆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C12P19/34;C12R1/7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地址: | 21180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发酵 高产 核糖核酸 产朊假丝 酵母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产核糖核酸的产朊假丝酵母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简称RNA)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大分子物质,属于两大类核酸之一。RNA及其降解物在农业生产、饲料工业等行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研究表明,RNA的降解产物核苷酸能提高植物根系吸收能力、促进代谢、加强CO2的固定能力、促进光合作用,其可提高种子内含物的转化效率、出苗率以及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适期施用核苷酸,能使农作物早熟、优质、增产,因此核苷酸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农作物的生产。由于核苷酸可提高动物对细菌、真菌感染的抵抗力、增加免疫力等作用,在水产和畜牧生产中核苷酸可明显提高饲料利用率,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和改善肉质的明显作用。核苷酸在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领域的应用将是一个崭新的巨大的市场,具有广阔的应用。
目前,工业上都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RNA。20世纪60年代,日本开始研究通过培养富含RNA的酵母来生产RNA,经过不断改进培养方法,目前酵母发酵生产RNA的工艺已相当成熟。盛建国等(食品工业科技,2007,28(1):140-142)分别以原糖液、糖化液和废糖蜜作为碳源培养热带假丝酵母K-79株,发现以原糖液为碳源时RNA含量最高为8.6%。在一些发酵液和其他生产废液、废渣中通常有一些富含RNA的菌体,如从啤酒酵母和味精生产废液中的菌体中可提取RNA产品。
离子注入技术作为一种生物品种改良的新技术已在诱变育种、植物转基因、生命起源和进化以及环境辐射与人类健康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其中,在微生物诱变育种的研究中,离子注入已广泛用于对微生物菌种的诱变育种,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发明拟通过离子束诱变技术对产朊假丝酵母菌株进行筛选,以得到传代稳定,高含核糖核酸的菌株。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高产核糖核酸的产朊假丝酵母菌。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产朊假丝酵母菌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发酵高产核糖核酸的产朊假丝酵母菌,其分类命名为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菌株号为TKZY-05,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为CGMCC No.7521,保藏日期为2013年04月26日。该菌株是通过对土壤筛选到的产朊假丝酵母菌进行低能离子束注入,然后将诱变后的菌株转接于平板培养基中培养,挑选单菌落转接于麦芽汁斜面培养,后经含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的液体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培养从而筛选出的核糖核酸高产菌。
CGMCC No.7521菌株具有下述性质:
1、菌落形态学特征:
细胞呈圆形、椭圆形或腊肠形,大小为(3.5~4.5)μm×(7~13)μm。液体培养不产醭,管底有菌体沉淀。在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上,菌落乳白色,平滑,有或无光泽,边缘整齐或菌丝状。在加盖片的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形成原始假菌丝或不发达的假菌丝,或无假菌丝。
2、生理与生化特性:
菌株典型的兼性厌氧型单细胞真菌。在有氧的情况下,它进行有氧呼吸,排出二氧化碳;而在缺氧的条件下,其进行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主要是葡萄糖),产生酒精和水;该菌的最佳生长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4.0。
3、营养特征:
该菌能利用葡萄糖、蔗糖、棉子糖,不发酵麦芽糖、半乳糖、乳糖和蜜二糖。不分解脂肪,能同化硝酸盐。
上述产朊假丝酵母菌在发酵生产核糖核酸中的应用。
具体应用方法为,将产朊假丝酵母菌CGMCC No.7521先经种子培养,再经发酵培养,制备核糖核酸。
其中,所述的种子培养,液体种子培养基配方如下:溶剂水,碳源1~300g/L,氮源1~100g/L,无机盐0.01~100g/L。优选的配方是,溶剂水,碳源10~60g/L,氮源10~30g/L,无机盐0.1~10g/L。更优选的配方是,溶剂水,碳源10~60g/L,氮源10~30g/L,无机盐0.6~1.6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同凯兆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同凯兆业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8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海水中提取氢氧化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西红柿不同培育时期的施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