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七红籽播种器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58651.6 | 申请日: | 2014-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7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碧;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碧 |
主分类号: | A01C7/02 | 分类号: | A01C7/02;A01C7/20;A01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63000 云南省文山***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七 播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七红籽播种器,属于种植器械。
背景技术
云南省是种植名贵药材三七的种植大省,种植三七首先是用三七的种子(也就是红籽)先育苗,再移栽。三十多年来人们的育苗方法一直是用两个人抬着一板印板,一人在一边用脚使劲在三七种植的箱面踩出孔来,或是拉动铁滚筒先打出孔来,然后再由人工一粒一粒地将三七种子放入打好的孔中。由于前面踩孔的两个人因用力不是很均匀导致孔位也不均匀,长出的苗也不均匀。这样的播种方法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的点播红籽的人力,而且容易出现多播或是少播,据统计,一人每天的播种的红籽数量最快也只能播种5kg 左右,工作效率极低,生产成本却很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三七红籽播种器,本发明集打孔、播种为一体,单人便可独自完成打孔、播种的工作;而且操作简单;播种准确,播种器的孔距是固定的,不会出现多播或是少播现象,播种出来的苗非常均匀,不会浪费土地面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三七红籽播种器,由钉板盘1、格栅板12、滑动板5构成;钉板盘1是一个底部布满多排排列规则、大小一致的圆形筛孔I 3的长方形盘体,在钉板盘1外底面上沿长度方向位于每个筛孔I 3正前方或正后方均有柱状凸丁4;在钉板盘1内底面上方固定有一层格栅板12,滑动板5通过压紧条8紧压在格栅板12与钉板盘1之间并可以沿着钉板盘1长度方向来回滑动,滑动板5上布满多个通透圆形筛孔II 6,滑动板5的筛孔II 6的位置排列及孔距与筛孔I 3一致,滑动板5上设有滑动把手9,拨动滑动把手9带动滑动板5沿着钉板盘1的长度方向滑动,格栅板1上设有限位槽11,滑动把手9在限位槽11起始位置时滑动板5的筛孔II 6与钉板盘1的筛孔I 3彼此错开,推动滑动把手9至限位槽11极限时滑动板5的筛孔II 6与钉板盘1的筛孔I 3彼此重合形成下漏通道。
进一步:所述钉板盘1与滑动板5之间设有便于滑动的滑动滚珠7。
进一步:所述钉板盘1上的筛孔I 3或滑动板5上筛孔II 6的孔距均为3.5cm-10cm。
进一步:所述钉板盘1的长边边沿与滑动板5之间的间隙处设有长条形的漏尘孔2。
进一步:所述筛孔I 3和筛孔II 6孔径均为0.8cm-1.5cm。
进一步:所述柱状凸丁4长度为2cm-3cm。
进一步:所述柱状凸丁4与筛孔I 3的距离为0.2cm-0.4cm。
进一步:所述筛孔II 6周围设有延展槽10。
进一步:所述漏尘孔2长3cm-4cm,宽3mm-4mm。
三七红籽播种器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拨动限位槽11内的滑动把手9至起始位置,确保滑动板5的筛孔II 6与钉板盘1的筛孔I 3彼此错开;
第二步:将三七红籽播种器内放入0.5-1kg筛选过的三七红籽;
第三步:将三七红籽播种器放在三七种植地面上,凸丁4对准地面轻压,然后平行左右移动2cm即能打出孔来;
第四步:推动滑动把手9至限位槽11极限,滑动板5的筛孔II 6与钉板盘1的筛孔I 3彼此重合形成下漏通道,此时,三七红籽顺着下漏通道落到地面上的孔中,即播种完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集打孔、播种为一体,单人便可独自完成打孔、播种的工作;而且操作简单;播种准确,播种器的孔距是固定的,不会出现多播或是少播现象,播种出来的苗非常均匀,不会浪费土地面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时间,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钉板盘仰视图;
图2为本发明滑动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格栅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钉板盘,2-漏尘孔,3-筛孔I,4-凸丁,5-滑动板,6-筛孔II,7-滚珠,8-压紧条,9-滑动把手,10-延展槽,11-限位槽,12-格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过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本发明由一人操作10秒钟内完成打孔与播种77粒,完全操作熟练后只要5秒就能实现77粒的播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碧,未经王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58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吊针装置
- 下一篇:光刻胶管路套管保温装置